历史

唐代到底有多开放?那气势恢宏的文化底蕴是这样炼成的

| 点击:

【www.fsgl168.com--历史】

中国文化一直都是让世界敬畏且争先学习的存在,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唐代文化是一种承上启下、大放异彩的令人惊叹的存在。也理所当然的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且无可比拟的位置。唐文化源远流长,犹如奔向大海的大河,气势磅礴,带着那时的骄傲与自豪奔赴前方。如果要说唐文化,那么唐代就一定会是一个必须被提到的前提。唐代是中国古代封建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鼎盛时期, 它继承了从商朝一直到其前面的一个朝代——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优秀的文化和优良的传统,并且推陈出新,不断地将文化推向一个其他国家文化不可匹及的顶峰。唐代思想开放,也因此是一个善于总结继承,而且还可以做到兼收并蓄的朝代,所以国力强盛、制度完备、重视人才培养。让后世提到唐代,无不拍手称赞。下面,便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唐代气势恢宏的文化底蕴。

一、唐文化

在唐朝,长安城务本坊内的国子监是唐代的最高学府。在这里,有过来自朝鲜、日本等国家的留学生,学习唐代的快速繁荣发展的优秀文化。据史料记载,唐王朝曾经与三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互相交往,所以在唐代中外文化交流蓬勃发展。在国子监内,所设“六学”,分别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此外,还在门下省设弘文馆,东宫设 崇贤馆,称为“二馆”。太医署、司天台也各招收生徒传授医学、天文历算等专门技术知识。在这里,不仅招收国内学生,同样,也招收各国留学生来唐进行学习。据不完全统计,唐太宗时期,在国子监内一共招收的外国留学生有三千多人。并且在当时,还专门征服出资修建学舍,不断扩大招生名额,随后,除了之前日本等国家派遣留学生来长安,还有新增高昌、吐蕃等国家纷纷派遣子弟来唐学习。于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六学二馆的学生达到八千多人。这可以说是当时国际上规模最大的学府了。这样看来,唐朝的文化外放程度远比我们所想象的深并且内容相当广泛。唐代不断招收众多的留学生,并与外国进行频繁的文化交流,这样便使唐代的文化教育拥有一种开放性质。这种开放性,一方面将本国优秀文化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其他国家,对各民族和全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另 一方面则表现了对外国不同于本国地文化的一种积极吸取的态度。

二、唐长城

唐代优秀文化除了表现在有着诸多学科并且勇于向外国借鉴的方面以外,还表现在其建筑上。当时唐都长安城规模宏大,其外部城东西宽9721米、南北长865米,全城布局严整,呈方正棋盘式格局,其主干线朱雀大街宽达150 -155米。人口约达一百万,在公元6一9世纪时,可以称之为世界第一流的城市。它的宏伟规模、设计思想等方面,不但继承而且远远超过了前代的成就。长安城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在建筑方面一个新的里程碑。而且,建筑本身不仅产生了令人惊叹的效果,还将建筑思想不断地传向其他国家,都对于其他国家地建筑建立产生了深远地影响。唐朝长安城地容纳性很强,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国家还有少数民族的人们。前来唐朝留学的留学生还有前来唐朝任职的外国人都住在这里。比如说来自日本的阿布仲麻吕先生。唐代是我国诗歌创作史上最辉煌的时代,而长安城便是唐代最重要的诗坛,诗人多如繁星,并且都在闪烁光辉。在唐朝,很多人把作诗看作是他们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唐 代一大批着名诗人,就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他们的诗篇,不仅为中国诗坛做出了宏伟的贡献,也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宝库,并在许多国家得到广泛的传播。

其实严格论起来,唐朝的文化在各个方面都有长有短,而且发展的成都也各不相同。同样的,国外的文化也是这种情况。就唐朝来说,唐朝文化的对外开放那绝对不是简单说说就是的,而是真的在各个方面有所有教授。这些都可以从经学、律学、书学、算学、医学教育诸方面 看出来。唐代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的教学内容,都是传统的儒家经典和文史典籍。儒家 经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因此外国留学生来唐朝主要也就是学习儒家经学,学成后带回 国的书籍很大一部分也是经史文集、唐代律学。就是到现在,我们也知道律是国家的基本大法,所以当时制定的《唐律》对当时的统治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并且也是后世制定法律的基础,在中国法学界研究法律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而在当时,唐朝对外教授的还有律法,并且通过外国留学生,都传播到了自己的国家,比如朝鲜、日本、越南的古代立法中吸收了《唐律》的内容。以上事实说明,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对外开放和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唐代都是盛况空前。唐朝的这种对往外开放的精神确实影响了唐朝本土的文化,比如说最显着的便是来自国外的多种宗教都可以在唐朝发展。比如佛教、袄教、景教、摩尼教等的广泛流传。所以,在当时,唐朝的宗教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

三、唐汉字

唐代除了不断地对外发展文化以外,自己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就像当时的佛教文化要向外传播,但是因为文字的差异一直没有取得显着的成交。但是这也促使唐人在佛经翻译事业中去借鉴梵音还研究汉音,这样对外借鉴,便使得汉语音韵有了很快的发展。还有外国拼音文字的传入,也同样对汉语音韵产生了影响,但是对早已形成的汉字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相反,汉字随着文化的对外开放,逐渐传入了其他国家。比如说日本,在公元5世纪就已经开始使用汉字,而且在以后的发展中不断的简化汉字的楷书还有草书,并且在公元9世纪形成了表达日本语言的文字,称为“假名”,片是他们创造的日本字母和之前使用的汉字组在一起,成为日本人表达思想的工具。假名是吉备真备根据楷书偏旁创造的,平假名是空海法师根据汉字草书编的。 然后就一直沿用至今。

四、唐乐曲

唐朝除了再文化方面不断的交互影响以外,唐代音乐舞蹈也以中国原有的乐鼓为基础,吸收和融合了少数民族和外国乐舞中的新元素,创造了具有唐朝特色的乐舞。唐太宗时期制定了十部乐,分别是西凉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康国伎、疏勒伎、燕 乐伎、高昌伎。并且在梨园中的音乐元素中,也有不少异邦乐曲。唐代流行的 “一卜部乐”里设有天竺乐、高丽乐,其余大多也是西域少数民族乐曲。《霓裳羽衣曲》是唐代汉乐与胡乐融合发展的最高成就。

五、唐纸

说完以上唐朝与外相互影响的内容以外,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唐朝的纸与国外产生的奇妙反应。唐玄宗时期,怛罗斯战役之后,中国造纸术传入西方, 中亚一地区开始有了造纸场,后来波斯、斯巴达开始造纸、之后埃及、西班牙、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都受到中国造纸术的影响,开始造纸。由于中国纸张价格低廉,方便适用,于是便使埃及草纸和皮纸被废弃。中国造纸术西传,为促进东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唐王朝对文化事业采取了奖励政策,即便有彰显其“圣明伟大”、功在千秋的一面,但也反映了唐朝统治者对文化在维护统治方面的作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他们看来“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人臣若无学业,不能说前言往行,岂堪大任。”、“治道同归,师氏为上,化人成俗,必务于学。”

唐代文化能够长时期的并且不间断的往外传播文化并且吸收优秀文化,追根究底,其实也是有原因的。首先,经济的繁荣促进文化对外开放的发达。经济上的对外贸易还有丝绸之路的开辟,都带着文化也不断向外传播。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特别是在前唐时期,经济繁荣,文化昌明。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和 “开元盛世”。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最先进的文明国度。盛唐时期,江岸河口到处都有商船,从沿海的港口扬帆到遥远的 印度洋和波斯湾。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统一强盛,促使文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不仅教育规模扩大了,而且学制系统也更加完备。因为唐代文化已经发展到昌盛成熟的阶段,所以其他国家的文化传入中国,都没有消溶唐文化,而是作为一种元素加入唐文化的强大阵营中。 唐文化依据本身发展的需要,对于外来的新成分,有 选择地取舍,经过不断的融合,愈益丰富多彩。其次,唐朝最高统治者在政策上提倡对外开放。统治者对于外朝来华,都是采取包容欢迎的态度,开放使中国的文化扩大了影响。对唐人来说,外域传来的文化,都是能够让人耳目一新的事物;而对于周围各国人来讲,唐朝文化是促进本国文化思想发展的好助力,所以,这种互赢的目的,使得唐朝还有各国一直在进行交流。最后,高度的民族自信心也是实行开放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中国文化史上,唐朝的文化发展环境是和平友好的。在政治上有着有“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强大自信;而在文化上也有足够的自信心,存在一种来者不 拒的恢宏气度。

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唐朝,在本国一直继承自远古时代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然后形成自己的强大特性后不断地去吸收外来文化的先进部分。 最后形成独具特色的、崭新的唐 文化。所以,这样的唐文化,有着继承性和兼容性。唐人既善于总结、继承前人的成就,而 又高瞻远瞩、思路开阔, 其对于外来文化的吸收、消化的能力很强,这样的能力都是令世界震撼的。

数据参考:《唐六典》(卷4)《贞观政要》《旧唐书》(代宗本纪)

本文来源:http://www.fsgl168.com/lishi/245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