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

关于职场励志经典好文章

| 点击:

【www.fsgl168.com--职场】

  有很多关于职场励志经典好文章都是很值得我们花时间去品读的,那么关于职场励志经典好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职场励志经典好文章:你“事业心”这么强,能是什么好人?

  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这样说一个比较忙碌的人:他事业心挺强的。

  这真的是一个人的优点吗?

  朱熹说过一句,人是最复杂的,搞不明白,有人奉身俭吝,却爱做官;有人奉身清苦,却好色。学生问,是不是前一种比后一种强些?朱熹说,绝对不是,一个人只要爱做官,杀父弑君他都敢干。

  我跟人接触,喜欢先问个问题:你觉得生活重要,还是事业重要?谁说事业重要,我就会疏远他。把事业看得太重的人,不会在乎你。

  常有女人提到自己男人:他没什么毛病,就是事业心太强。

  事业心强是小毛病吗?“只爱官职,便弒父与君也敢。 ” 一心扑到事业上,父母就来不及孝顺,妻子就顾不上亲爱,儿女就没时间照顾,辜负家人是肯定的。连最亲近的人都辜负,事业搞得再好,有什么意义呢?

  谈事业,往往是借口。把借口剥开,无非财、色、名、食、睡。不爱财,不好色,不求名,搞事业图什么?美其名曰改变世界change the world,让每个人的生活更美好。——连老婆孩子的生活都不能顾及的人,还有可能让别人的生活更美好?都是大言不惭的欺人话。

  我见谁爱谈事业,就不愿意跟他来往。事业是生活的余事。一生不足百年,完善人格是最重要的,其次是生活,事业最微不足道,只不过是吃饱了饭,找点事情打发时间。

  有很多人搞颠倒了。尤其是那些认为自己的工作颇有创造性的人,动辄声称要shake the world,说出来让人笑掉大牙。《月亮和六便士》里讲一个画家,为了画画,老婆和家都不要了。我很不喜欢这种态度。莎士比亚也没见连老婆和家都不要。水木然认为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生活,我们之所以努力工作,还不是为了有一个更加完美的生活,所以那些装作很努力的人,有时也是为了逃避现实。

  要承认自己不是天才。要承认自己的工作只是工作,只是坐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的工作,并不比搬砖高级。你的砖不搬,自然有人搬;你的活不干,自然有人干。不是说你的剧本不写了,世界上就少了个莎士比亚,你的手机停产了,世界上就少了个乔布斯。一切毛病,不过是把自己看得太重。

  真正重要的人物,不认为自己的存在不可或缺。朱熹、陆九渊是何等人物?影响了身后八百年。陆九渊的学生包敏道说,让天下后世择出您二位的高下吧。陆九渊听了骂他:“敏道,敏道!恁地没长进!乃作这般见解!且道天地间有个朱元晦、陆子静,便添得些子?无了后,便减得些子? ”

  把事业看得重的人,有两种,要么是有颗自大狂妄的心,要么是热衷财色名利。事业只不过是幌子。水木然认为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帮他们在开脱,一个在你面前表现出事业心很强的人,往往真正的原因是你掉不起他的胃口,他的心思早就跑了。

  古龙小说写得好,没见古龙多热衷写小说,他只是热衷喝酒,只要酒钱够,稿子可以拖一年。金庸小说也写得好,也没见金庸多热衷写小说,人家只是周六晚上动笔,写到周日早上,周一到周五都是喝喝茶,听听戏,下下棋。今天写小说的人,你有金庸古龙写得好吗?还写出颈椎病了。打游戏打出颈椎病还可以理解,搞写作搞出颈椎病,磕碜不磕碜?李白杜甫白居易,哪个颈椎病了?

  关于职场励志经典好文章:为什么永远不要凭“喜欢”去挑选工作

  作者:LACHEL

  为什么永远不要凭“喜欢”去挑选工作?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

  许多刚毕业的年轻人,义无反顾一头扑进自己向往的工作,以为终于能够实现把工作和生活融合为一的理想。一开始还好,觉得一切都是新的,兴致勃勃;过不了三个月,热情开始消退;半年,开始遇到瓶颈。整天埋头于各种烦琐、零碎的事务中,曾经的喜爱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日复一日的细节打磨、机械化劳作和翻来覆去的加班。想要离开却又难以割舍,于是陷入自我怀疑之中。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喜欢”这两个字都太廉价。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现在的业绩平淡无奇,是因为我不喜欢这份工作,要是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该多好,一定能有所成就。

  很可惜,大多数时候,这只是一种自己都没意识到的借口罢了。

  当我们说“喜欢”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呢?很多时候,这只是一种“看起来很美”的错觉而已。

  我们被某种表面的特质所吸引——比如轻松的办公室氛围,光彩照人的职业形象,出入高端酒会和场所,与众多名流明星往来……稍微好一点的,则会把它跟自己的某些追求相结合。比如,做广告能够发挥自己的创意,做出真正有趣的东西;做互联网能够跟一群很酷的人在一起工作,影响数百万的用户……诸如此类。

  很多人口中的“喜欢”,就是这么来的。

  但是,只要你没有真正接触一个行业,真正去了解它的日常状况,你对它的“喜欢”就谈不上真的喜欢。

  你所感兴趣的,或许只是它展露在外那1%的光鲜,但是,你要承受的,可能是那99%的庸常、无聊、烦琐、冗杂、绩效压力、钩心斗角、自我否定、加班加点……更别说,你对它的认识未必正确,很有可能进去了,才发现它跟你所想象的完全不同。

  记住:工作本身,永远是不可能“有趣”的。如果你抱着“因为我喜欢它,所以无论它多困难、多无聊,我一定都会觉得很有趣”的心态,一定是会撞上南墙的。

  不少人跟我说过,喜欢公关,想做公关,但发现进去之后,每天的工作就是做微博微信、写稿、搜集资料、整理数据、写报告、写PPT……甚至连约会和休闲的时间都没有,很困惑。但是,公关的日常工作本来就是这样的呀。你所有的一切美好想象,要么只存在于最顶尖的高层,要么全是杜撰。

  每个行业都是这样的。所有一切美好的表象:宽松的工作氛围,活泼的同事,零压力的环境,大展身手的空间,自由发挥创意的机会……这些只存在于“没有营收压力”的时候。一旦有了压力,所有这一切就会瞬间破灭。你的工作时间被无限制地拉长,扁平化和宽松的氛围被收紧,所有人都在KPI的重负之下战战兢兢——这才是最常见的情况。

  可能会有人说,我才没有这么肤浅,我是真的热爱。

  那么,不妨问自己三个问题:

  你愿意牺牲所有的个人时间为工作付出吗?

  你愿意承受一周60个小时的工作压力吗?

  就算不给钱,你是否仍然愿意做这份工作?

  如果以上的答案都是“是”,那你才可以谈“热爱”。但是,有多少标榜“喜欢”的人,能做到这一点呢?

  我们所喜欢的事物,一旦成了任务,就会被套上太多的束缚、牵扯、羁绊,变得不自由。一个喜欢阅读的人,让他每天阅读10万字,并且无法自己选择;一个喜欢写作的人,让他每天输出5000字,并且给他规定方向、选题——久而久之,一定会变成另一种折磨。

  非常简单的道理:长时间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身体的耐受能力和阈值就会慢慢提高,你从这项活动里面获得的乐趣也就逐步降低,直到完全感受不到快乐为止。

  说回正题。那么,对大多数人来说,应该如何挑选一份工作?

  答案也非常简单:根据你的目标和你最擅长的技能去挑选。

  目标是一切的前提。你的一切行动,都应该是基于一个长远目标的——也就是“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围绕着这个目标,一步步前进的过程中,你一定会牺牲很多“喜欢”的东西,遇到很多“不喜欢”却必须去做的事。但是,只要对长远的目标有利,这些就是值得的。也只有紧扣住这个长远的目标,你才能有足够的动力去找寻到最合适的路径。

  另一点是“擅长”。

  很多人会认为,“喜欢”跟“擅长”呈正相关,其实不是的。“喜欢”跟“擅长”,很多时候并没有什么关系。我见过特别喜欢文案但是对文字实在毫无敏感度的;见过特别喜欢篮球但是身体素质实在不行的;见过特别喜欢数学但是理解起来就是比别人慢半拍的;见过喜欢摄影但是毫无艺术细胞的(作者自己>_<)。尽管很残酷,但他们的确就是不适合。

  有一种鸡汤是“只要你足够坚持,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了的”。然而,在自己不擅长或者不适合的方向上走得太远,是对自己的能力以及其他方面天赋的一种最大的浪费。

  如前文所言,工作永远都不会有趣。但是,为什么很多人仍然能对工作保持热情?并不是因为他们喜欢自己的工作,而是因为,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地实现自己的阶段目标,不断地积累着成就感。

  而积累成就感的关键,是你的竞争力。只有在你最擅长的领域,你才会具有稀缺性,你的价值才会更高,才会更容易不断突破自己、做出成绩、积累成就感。

  目标和成就感是相辅相成的。大的目标之下,可以有许多小的分解目标;攻克这些分解目标,产生的成就感会对我们造成正反馈和激励;而选择你更擅长的路径,就更容易攻克这些目标。

  选择工作时,把喜欢作为标准,你得到的是片刻的欢愉。而把目标和成就感作为标准,你得到的,是整个人生。

  关于职场励志经典好文章:职场面试怎么谈工资待遇

  对告别象牙塔刚入职场的新人来说,面试怎么谈薪,决定了职场生涯起点的高与低。对在职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鸟来说,跳槽怎么谈薪,决定了未来数年发展的快与慢。

  谈薪是个人能力和情商的体现,如果不把握好谈薪的机会,只是被动接受,往往会损失个人利益。改变能够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作为公司的HR,在新人招聘上,总归是以帮公司降低成本为目的去谈薪的,这个过程中,掌握谈薪技巧的新员工往往能得到相对高的入职薪酬,而一些小菜鸟不会谈薪、涩于谈薪,最终却以很低的起步薪酬入职公司。

  谈薪是个人能力和情商的体现,除了去任职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职员,这种单位一般都有不可撼动的薪酬体系,没有谈薪的机会。绝大部分企业在既有的薪酬体系下,具有一定的弹性,尤其针对一些有工作经验的职场人士,在入职时,定薪是可以通过面谈去商定的,如果不把握好谈薪的机会,只是被动接受,往往会损失一些个人利益。

  下面说几个在谈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点:

  1、谈薪第一个步骤一般是出现在面试前的个人信息登记表中的,通常正规些的企业都会在面试前让你填写一张信息表,除了应聘者本人一些基本的学历、专业、工作背景等信息外,还会有一栏叫“期望薪酬”。不要轻视这个事项,你这一笔写了好不好,可能就直接影响着你是否能入职,入职薪酬多少的问题。

  建议提前做好功课,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以及行业和专业目前的薪酬有一个了解,对应聘公司的规模也做大致了解,定一个相对偏高一点的目标薪酬,但是不能过高,完全脱离个人实际能力,否则的话会在初面中就直接被PK掉的。

  这里也一定不要填你的最低承受薪酬,比如心里暗想我最低最低4000就去了,填了4000元,那完了,即使公司最初愿意给你6000元的,看到你填的4000元,那也就给个5000打发了,过分些的,甚至直接就给你定4000元了,是不是很亏?也不要写什么“3000-5000元”,我看到很多应聘者都会这么写,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在HR眼里,这个等于就是填了3000元,你的底线是3000元,如果我决定录用你,我会根据你的3000元期望薪酬来跟你谈薪,后面的5000元其实是没有意义的,最高限制写这个有什么用?难道我给你6000元你会不同意?

  这里先假设一下你的最低承受薪酬是6000元(税后),理想薪酬是8000元(税后),那么你可以在期望薪酬中填9000元左右(税后)。注意一定要注明税前税后,这个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2、谈薪的第二步基本是发生在初面中,在面试了解了你的大致背景后,如果HR问你,在薪酬这一块你的个人期望是怎么样的?如果这样问了,说明你基本有戏了,至少在HR的初面中他是认可你了,只有在认为你通过初面的情况下HR才会做出这样的提问,这是推荐你复试并打算和你进一步沟通的表现。这个问题要回答好,但是不要回答死,切记:谈工资最忌讳把工资谈死,过早的透露自己的底线。建议可以这样回答:“我在表格里填了是税后9000元,因为我上一份工作就是这个薪酬,现在换工作吧,希望能够和以往的薪酬水平差不多。但我更在意的是,是否有一个好的平台可以让我展现自己同时学到更多新的知识,起薪多少我不会太过在意。”这样回答比较稳妥,即告知了你的期望薪酬,又没有自己把路堵死,价格还是可以谈的。而9000元的薪酬你抛出来,对方如果想录用你就不会开出远低于这个标准的薪酬。

  3、进入复试以后基本都是谈岗位专业类的问题了,很少会涉及到谈薪,如果被问到,也一并照前回答。通过复试后,最后会由HR来通知你是否被录用,没有被录取,那就不说了,另外再找工作呗。如果被看上录用了,那你肯定要问一下薪酬待遇的问题,通常这种情况下,给你的offer上已经确定薪酬待遇了,这个薪酬应该不会和9000元相差太远,即使不到9000元,基本也会在8500或者8000元的水平,这也是你能接受的理想薪酬,到时候只要优雅地说:“虽然比上一份工资低,但是你觉得工作平台不错,能给自己新的突破,以后会有高薪的机会的,考虑一下后愿意接受吧。”当然也有的公司可能觉得你的期望薪资高出他们的标准了,提出他们最多只能给到你7000元,注意哦,基于你给出了9000元要求,他们提出的7000元是公司对这个岗位的薪酬上限了,无论你是否接受这份工作,至少在薪酬上,你已经通过合理的谈薪技巧争取到最大利益了。

  入职谈薪,其实就跟买卖一样,也存在讨价还价的心理战,只是鉴于以后的上下级关系,这个过程得优雅得体一些。其实哪个入职者不希望工资越高越好,而哪家公司领导者不希望将员工薪酬成本压到越低越好呢?但是谁也不能说得那么赤裸不是。通过合理的谈薪技巧,即可以让公司了解自己的价值,抛出对薪酬的期望,又表现出自己不是一味追求薪酬而是更注重长远规划的好员工,最终获得利益最大化的薪酬,这不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吗?


看了“关于职场励志经典好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fsgl168.com/zhichang/233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