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

正能量的职场励志好文章

| 点击:

【www.fsgl168.com--职场】

  如果我们能够时常找一些正能量的职场励志好文章来看看,那真是挺好的,那么正能量的职场励志好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正能量的职场励志好文章:一些职场小细节

  为什么别人都升职加薪了,而你没有,你自认为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来看一下这些职场小细节吧,说不准它正在给你的职场生涯减分呢!想要加分,也不是不可以!

  减分

  1、接听电话,你习惯说:“喂” 负分!!!

  为什么不选择“你好”来给自己加分呢

  让别人帮忙,常把“顺便”挂嘴边,负分!!为什么不多用几个“辛苦”“拜托”

  2、日报日期不对,邮件文件老是出现错别字,负分!!!

  如果你是他的领导,你能容忍他几次?小细节看似不起眼,却能反应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是否认真。

  3、不会控制情绪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份工作不委屈,干工作,没有哪个是顺利的,受点气是正常的。你从客户那里受到了委屈,摔门,砸东西发泄,干扰他人环境。你要求办公室氛围好,就要从自身的情绪做起。

  4、做事不负责,出错又爱推卸责任,负分

  责任心是考量一个员工优秀与否的重要指标,习惯把自己的包袱甩得一干二净,总爱把决策性问题推给别人。不仅对团队无利,而且对于自身的个人魅力大大减分

  5、不主动

  做事不主动,需要有人在背后推着走,赶着走,推一步就走一步或者原地踏步,不推就坚决不走。

  6、不懂装懂,负分

  最讨厌那种不懂装懂的人,在大牛面前,你那点小伎俩是逃不过法眼的,不懂就问比不懂装懂招人喜欢。

  7、不自信,负分

  初入职场,不自信也是一种减分的行为,走路弯腰驼背,说话底气不足含糊其辞,不好意思,形象分大打折扣,用一句打鸡血的话来说:“心若在,梦就在”自信点吧,骚年!

  8、着装不当,负分

  职场的着装之道,也是必修课,穿着得体的职业装去工作有三大意义:表示对你所做工作的尊重。 表达对你所在公司及单位的归属感。 给上司及客户以良好印象。

  9、闷声搬砖,负分

  现实工作中,需要每个同事的团结合作,才能把事业做大做强,一个的能力总归是有限的,而一个团队的智慧是无限的!

  10、资料归档没条理,杂乱无序,负分

  有没有经历过想找一份文件,扒拉了整个办公卓都没找到,欲哭无泪,浪费时间和精力,如果起初就有良好的归档整理习惯,几秒钟时间就可以搞定

  11、工作缺乏主动性,负分

  老板安排的事情做完了,就万事大吉了!NO,在企业里,虽然听命行事相当重要,但是个人主动进取的精神更重要。请主动去做你要做的事情吧!是人才,就不要等你的老板和上司来安排你的工作

  12、缺乏学习吸收能力,负分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那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更何况,你还是缺乏学习吸收能力之人

  13、抱怨是最大的减分项

  有人总结职场十大负能量,抱怨首当其冲,成为当之无愧杀伤力最大辐射面最广的负能量,很容易传播负面情绪,消极怠工,一个人会传染一个部门,一个部门会传染整个企业。

  加分

  1、请示工作说方案,汇报工作说成果,加分

  不要让老板做问答题,让老板做选择问题,不要告诉老板过程有多艰辛,老板看重的是成果。

  2、节省他人时间,提升个人魅力,加分

  我们通常说,时间就是金钱。所以,我们的时间是金钱,同样别人的时间,也是金钱;如果能站在对方的立场,适当馈赠给有意义的人,说不定会得到更好的回报哦

  3、时间观念强,不迟到不早退,加分

  时间观念强!这是一种对事业深深挚爱的结果,因为热爱,所以充满向往与执着,甚至以苦为乐,累并幸福着。

  4、注意提升自身价值,加分

  更看重宝贵的工作经验,踏踏实实地去学习业务技能。他们相信只要有丰富的经验,以后无论到哪都能赢得高薪。

  5、执行力强,不拖延

  执行力不到位,一切等于零!执行力强,这是赤裸裸的加分项啊!

  6、遇见问题,不推脱

  会冷静的分析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抱怨推脱,慢慢的就培养出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

  7、善于团队合作。加分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团队的力量可以弥补个人的缺陷,能使我们更快、更好地完成手中的任务。

  正能量的职场励志好文章:6条建议教你如何拿到高工资

  文/古尔浪洼

  有人在后台给我留言,说很羡慕我能挣到年薪几十万的收入,说他自己在原来的公司工作比较久了,一直勤勤恳恳做事,但工资一直不是很高,所以想请教我,怎样才能在公司拿到高工资?

  我初一看,被吓了一跳,怎样拿到高工资这种事儿都是能问来的吗?后来想想,他要问的潜台词,其实是:怎样做工作,才能拿到高工资?

  好吧好吧,是我误读了。我道歉。下面我就怎样工作才能在公司拿到高工资,结合我的经验,给出6条建议:

  1、确定心目中的高工资的目标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高是相对的,你得先确定你的目标是什么,才有努力的方向。比如我,在员工时,才10.76/天。一个月连加班费才7、8百块。我那心目中那时候的高工资是月薪超过1500块/月。

  当然后来,当我月薪1万时,我心目中的高工资是月薪1.5万;当我的月薪真达到1.5万后,我心目中的高工资是年薪30/万。不管如何,目标清楚,才能展开后续的工作。总之不能就那样笼统说我想得到高工资,具体多高,却没概念,这跟没想没说其实一个样。

  当这个高工资的“高”明确了之后,就可以展开下一步动作了。

  2、思考怎样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薪酬

  还是以我自己为例。当我将工资从10.76/天,标锁定为1500/月之后,我才发现,要达到自己目标中的的薪资水平,光靠加班是做不到的,必须要提升自己的工作职阶,也就是要岗位晋级,我才能有机会拿得到高一倍的工资。晋什么级呢?我必须要晋两个职阶,也就是从普通员工,晋级为技术员,然后再晋级为助理工程师。当时助理工程师的月薪是1500/月起。

  当我们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我同时也就明白,以我当做工作的技能和水平,肯定是无法直接做技术员和助理工程师是工作的。而与我同时进公司的另外一个同事则是认为,要去做销售,提成高,才能获得他心目中的高工资。于是,我们俩就在了不同的路,但却同时去做了第三件事情。

  3、改变工作岗位、提升工作能力

  于是,他选择调职到了销售部门,去当销售人员,靠拿提成。而我,则是留在了原部门,想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期初他做得非常不成功,差不多半年都拿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多少呢?300/月。他差点熬不住,数次来找我倾诉心中的苦闷。后来,经过努力,他的业绩终于上去了,当年年底的时候,他的月提成工资就超过了3000/月。

  而我,则是在原岗位上,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我白天上班,晚上抄写各种专业资料,给自己充电,学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技能。经过努力,当年连升两级,从员工晋级到了技术员,年底的时候,晋级到了助理工程师,工资也如愿拿到了1500/月。

  年底的时候,我们两人有一次吃饭聊天,大家都雄心万丈,他有更宏伟的目标,已经不是月薪几千能满足得了了。而我,没有他那样的冒险谨慎,我只是希望薪资再高一点,能达到3000以上。于是,我们同时展开了第四步。

  4、想办法靠近或进入核心部门

  什么是核心部门。所谓核心部门,就是一些创造价值相对大,资源相对多部门。比如中小型公司业务部、销售部、技术部、研发部等,大型公司的财务部、人力资源部、战略规划部等等。这些部门的机会多,资源多,容易得到升迁,容易崭露头角、出人头地。(关于个话题,我在做题的《毕业菜鸟及职场新人好工作选择指南》中有详细介绍,感兴趣的同学可移步阅读)

  我那个哥们去了销售部,跑了一个客户,叫步步高,当时步步高还不大,也不是他的重点客户,不料第二年步步高就大爆发,出现高速成长。而他也因为步步高这个现象级的大公司,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后来他自己出去开了工厂。

  而我,则是进了品质部门。品质部门不像销售与技术部门那么核心,但比我之前在制造部做员工就强很多,所以我也就很快成长了起来,后来成为了品质部的经理。

  当然,这都是后话。

  实际上,进入核心部门只是个起点,或者契机,抓不住非常好的机会也没有关系。但至少,你能成长起来,获得更高薪水的机会会增多。当有了这样的机会的时候,你就得去做第五步。

  5、超越自己,做超出公司报酬的服务和努力

  我看很多人在抱怨加班这件事。坦白说,我不觉得在公司或者工作上加班是个值得讨论或者抱怨的事,它就应该是正常现象才对。

  为什么?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我从没有见过没有多付出就多得到人。

  一个天天计较加班工资的人,是无法获得高工资的。因为他的眼界就那么宽,他的心思全在不做什么上打转,而不是在做出什么上用心。这样的人,永远无法获得所谓的真正的高报酬,高工资。所以,这类人也容易陷入低收入、高抱怨的贫瘠循环圈。

  真正有能力的人,则是考虑如何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来。薪酬只是他回报的一部分。另外的报酬,则是他有机会去做新的课题,接触新的资源,开拓新的领域,积累新的经验,挑战自己的技能、知识积累的极限,检验自己的认知、感悟和思路是否有价值。

  当他能在工作中,不断突破自己,给公司带来超出他薪水的价值的时候,也将是他获得高回报的时候。这些回报,未必就是可以马上看到的薪资,可能是资源,可能是新的机会等等。

  还是拿我跟我那位同事的例子来讲一下。

  我那位同事在做销售的时候,开拓了很多客户,自己跟不过来,于是就交给公司,由公司安排新人跟。因为谁跟提成是谁的,所以那些新人就非常喜欢他。公司更是因为他的巨大贡献,奖励了他一辆车。后来,他离开原公司自己创业之后,原公司老板给了他很多帮助,那些他帮过的新人也都早已成长了起来,很多人都介绍自己的客户给他的工厂下单,帮他度过了最初的艰难期。他的公司也因此成长了上来。

  而我自己,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那时候公司扩张太快,常常需要出差,公司又没有配备笔记本电脑,办公很不方便。于是我自己买了一台,带到办公室去办公。别人出差,也经常拿着我的笔记本出去。这样,他们就可以在路上完成各类工作。那时候笔记本还比较贵,差不多是我一个半月的工资。有人问:“这样你不是亏了?”我说:“不亏。虽然电脑是我自己出的钱,但可以节省大家的时间啊”。其实收获最大的是我,不仅因为如此无私获得了老板的赏识,而我自己跟是用这台笔记本电看了很多管理光碟,学习其它的专业课程。这在网络如此发达的现在可能觉得没什么,但在笔记本电脑刚出现的那个年代,当时那种闭塞的环境下,对我的价值,以及给我的回报,远远大于我当时付出的那点钱。

  我对公司做出的更大贡献是,我在我的部门非常注重培养人才,我对下属几乎都是倾囊相授,因此建立了非常好的人才梯队机制,后来公司从我的部门调走了很多人,可以这样说,我的部门为公司输出了最多的管理人员。所以老板非常欣赏我,觉得我不自私,可堪大任。

  6、寻找更好的机会

  当你在同一家公司做久的时候,职位升到相对不错的位置的时候,可能会面临天花板问题,所以,此时,你得考虑寻找更好的机会了。

  怎么寻找呢?如果是想在同一个行业和领域找,一般而言,我不建议你上招聘网站去找,说真的,那样能碰到合适机会太少了。我见到有些公司常年挂着某个职位的招聘信息,若真如此,不是他们开的薪水太低,就是他们的文化或者制度不够好,所以留不住人。还有些,给出一些薪水要求范围,当你去谈的时候,不仅永远在最底部。这些,都最好别考虑了。

  如果可能,你最好是问同行业其它公司的人,或者同行影响力大,职位高的人。一般而言,招人的单位都会请他们推荐。如果你口碑够好的话,很快就会有合适的公司联络你。我的数次跳槽都是如此。当我与一位行业专家聊天时,流露有想离开原公司的意思的时候,马上有三家公司联系我,而且三家都很靠谱,岗位和职位也比较合适,薪水开的也非常合理。后来我去做厂长、总经理的时候,也都是如此,很多公司更是会主动找我,邀请我去。

  这个话题到此基本可以结束。但既然说到了这里,就稍微多聊几句怎样辨识好公司,可获得高工资的技巧吧:

  1)只发邮件沟通,不打电话沟通的公司,就别考虑了,这类公司往往可能是垃圾公司,开不起工资;

  2)第一次电话就约你几点几分面试的公司,别去,去了你可能也是夹在一帮菜鸟中间面试,白白浪费时间,但凡是一个公司的重点的职位,面试官的层级都不会低,一定得协调才能确定时间;

  3)第一次约你面试就要你带着学历证书去的公司,就别去了,我可以100%肯定它能开的薪水不会高,只有低阶的职位才需要第一次就看学历,我数次跳槽,面试的时候,从来没有人跟我要过学历证书这个东西,都是我上班之后,让我给一下,公司要存档用;

  4)离你很远,需要坐飞机去面试的公司,不报销机票就别考虑去了,去了它也开不出好工资;

  5)面试前确认面试你的人的职位,如果不是副总和总经理级别的人,就回绝吧,去了你也得不到高薪水。

  6)好公司的人,都比较稳定,如果找到好公司,你也要足够稳定。频繁跳槽是不可取的。一个频繁跳槽的人,很难获得高薪水。所以,对于绝大多数求职者来讲,最好的选择就是:不跳槽。或者至少在一个单位工作足够长,锤炼到专业能力足够强,工作经验足够丰富,能独当一面之后,再考虑跳槽。工作时间足够长是多长?我的建议是5-8吧,作为你这么多年经验的积累的回报,你能得到的薪水往往会加倍,否则就是你贱卖了自己。这才是我薪水一路加倍的真正秘密。

  正能量的职场励志好文章:欠缺这种能力对你是致命的

  作者:千古刘传

  先说这样一个案例。

  实习生A和实习B同时接到老板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整理工作,并要求他们把整理好的文档写好后发到他的微信上。

  A用word写好文档后,直接把word文件发到了老板微信。B写好后,多花了半个小时把内容编辑成了公众号图文信息,再推送给了老板。后面几次类似的工作,A和B均如此操作。

  虽然整理的内容差距不大,但很快所有重要的整理工作都交给了B,优先级低的任务交给了A。对A来说,这是好事吗?当然不是。B后来的薪资很快就上涨了,A只能原地踏步。

  为什么?先说下A和B两个人的推送方式这个工作细节。如果你在微信上看过word文档,你就知道,由于适配问题,word里的文字即便你排好版,也都是挤成一堆的,极难阅读。而用公众号图文页阅读就很清爽。

  难道一个老板会因为这个细节就更重用B?是的。

  对于一个老板来说,最缺的不是钱,而是时间。这是一个很多职场新人并不知道的一个事实。

  如果一样物品对你来说是稀缺的,你就会极其重视这样物品的消耗,避免任何多余的浪费。雇主聘请雇员,本质上就是为了弥补自己的能力短板,提高效率,节省时间。

  另外一点,B在没有提醒的情况下,主动使用图文推送方便老板阅读。这一点足以看出,B拥有很强的需求理解能力,这才是B被重用的真正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推送方式这个细节。

  老板只会跟你说,我要这个文档,但不会跟你说,我要简洁易读的文档,我要很快能看完这个文档以便决策,我还会将这个文档发给其他重要的人员。

  虽然给A和B的明确需求只是一个文档,但只有B理解了隐含需求。

  职场上的需求

  表面需求和隐含需求,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需求。对于很多职场新人来说,理解完整需求的能力是欠缺的。而且,这是一种只有通过反思才能提高的能力。为什么这么说?

  在上述的案例中,对A来说,老板会花时间跟A讲为什么不重用他吗?不会,这样的细节老板很少会管,时间投入产出比很低,老板的精力基本都放在公司经营上。另外一点是因为实习生的岗位可替代性太高了。

  老板是否愿意往你这个人身上投资时间,取决于你的不可替代性。

  B会告诉A吗?B怎么可能开口去跟A讲我为什么拿的工资比你高。虽然对A有好处,但现实中B真这么做,不仅显得自己情商低,还会得罪了A。

  中国人都是腼腆而好面子的,这导致很多情况下,你都很难得到正面反馈。

  所以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好老板是对人严厉苛刻的。真正的好同事,是会直接指出你的毛病的。

  可惜大部分情况下,你不能等到别人来指出你的错误再改,如果真要到这个时候,雇主隐含的意思是,你随时可以被替换掉。

  在职场中,协作随时都在发生。只要有协作,就一定有需求传达。不具备理解完整需求的能力,意味着你跟任何人协作都会出现问题,这将对你的职业生涯产生致命的影响。

  那么,如何提高理解需求的能力?一共有三个阶段。

  段位一:理解自我的需求

  消费者行为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做消费者黑箱。它的意思是,我们只知道消费者在外部接受了哪些消费刺激,以及消费者的购买及购后行为。至于消费者如何决策的,就像黑箱一样不可见。一旦搞清楚了这个黑箱如何运作,也就知道如何正确地通过各种营销手段引导消费者购买,也就能区分伪需求和真实需求。

  实际上,这种黑箱根本不局限于消费者行为领域,在人类决策行为范畴呢内随处可见。

  你跟女神表个白,女神就一直瞪着你不说话,这个时候她的决策行为对你来说就是个黑箱,你根本不晓得接下来她是要上来拥抱你还是会胡你一巴掌,你表白的时候,她是否对你有需求对你来说根本是两眼一抹黑。

  很多人都试图通过研究客体的方式理解真实需求,但他们没意识到,研究客体真实需求最好的方法就是研究自己,因为只有自己的心理活动对自己来说不是黑箱。

  人类的决策行为,在大数概率下基本是一致的。也就是说,适用于你的规律,大数概率下,也适用于别人,这意味着不要假设你自己是特殊的1%。认可这个前提,本文所要阐述的提高需求感知能力的方法才适用于你。

  顺便插一句,你也许会反驳并举出各种“万一”、“还是有可能”。这不重要,只要是这个前提适用于50%以上的情况,都是值得采纳的。你之所以会这样反驳,恰好是因为一条适用于大部分人的决策特征:少数异常的情形总比大体普遍情形更引人关注。

  回到正文。在认可“人类的决策行为,在大数概率下基本是一致的”这个前提后,提高理解需求的能力,就可以先自己入手。

  例如,我经常会在群里看到大段不空行不分段的长文字。直观上来讲,我自己根本看不下去。而另外一种长文字是空行并带有序号列表的,我很快能找到重点。

  我相信这样的感受也适用于其他人,为什么?因为人是按组块的方式来识别视觉信息的。组块越小,认知负载越轻。

  这让我想起小学时,我的数学老师说了一句话:你们以后写字时,段与段之间一定要空一行,这会让你们受益一生。现在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了。

  所以在跟对方交流时,随时考虑到认知负载问题,你就知道该如何组织信息。这样的隐含需求,对方是不会跟你提出来的。

  你会问了,如何区分这到底是个人喜好,还是适用于大部分人的行为规律呢?这就需要用心理学、认知科学、决策科学的知识来做判断标尺。具体方法就是将理论与个人体验进行联系,在知与行进行对比和修正。因为触及到了心理黑箱,这种研究方法比起研究他人更容易获得隐含需求的理解能力。

  那如何进行自我训练呢?

  就研究自我来说,最重要的技能就是元认知。强大的本体感,和时刻保持的情绪心理监控感,是元认知的一种标志。元认知就是要求你能随时随地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快照记录。坚持沉思反省以及肌肉本体训练(无论是思想还是肉体的),都有助于提高对自我的监控。

  接下来就到了第二阶段。

  段位二:理解他人的需求

  理解自我的需求,能极大程度上提升理解他人需求的能力。将理解自我需求获得的感悟,套用到对方身上,再根据具体情形做出一些修正。这里需要的能力,就是共情。

  你能通过对方的描述和言行进入到对方的情感世界中吗?我认为这有个前提。如果你没有为交响乐而沉醉过,你如何与一个古典乐爱好者共情?如果你工作清闲没有被时间压得喘不过气,你怎么能理解一个日理万机的人不秒回你的原因?

  共情力,就是自我感受与他人的感受相互映照的过程。

  举个栗子,你觉得一个你讨厌的人,在公众场合跟你表白是什么感觉?注意,是你讨厌的人,不是喜欢的人。我曾经有过这种感觉:真TMD丢脸!我直观认为这适用大部分人。

  看到那些狗血的校园表白新闻,我想问那些男孩子们,你声势隆重地来一场公众表白,有没有想过这是不是让女生很丢脸?为此我特地咨询过一些女生,得到回答是,岂止是丢脸,简直就像咽下一坨热腾腾的屎!

  看吧,这可真不是个人偏见。

  另外,创业后接触了互联网圈很多厉害的人物,我发现他们非常善于捕捉对方的需求,跟他们沟通也印证了我的判断:高共情力的人,都是极其了解自我的人。

  那么理解他人需求后的第三阶段是什么?

  段位三:理解群体的需求

  理解群体的需求,这是一种高维度的能力。因为群体的需求绝对不是个体需求的简单加总,为什么这么说?

  QQ用户只会告诉你,他需要更好地聊天,需要更多的表情,但他不会说,我要一个QQ群。微信用户只会告诉你,他要时刻和朋友保持通畅的沟通,但不会告诉你他需要公众号。

  群体的需求是一种涌现现象(EmergenceTheory),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种高层次具有的属性、特征、行为和功能还原到低层次就不复存在。

  自然界中,涌现现象无处不在。

  蜜蜂个体的智力极低,但蜂群会涌现出极高的工程智慧和生存策略。大雁列阵飞行并不是因为他们故意为之,是因为前面大雁拍打翅膀造成的尾波乱流,能让后面的大雁获得更多的升力,于是大雁群体自然涌现出了一字型雁阵。类似的还有鱼群、鸟群、羊群等。

  回到现实中,对应的就是人群的需求。品牌的消费者个体只想买到自己需求的商品,消费者群体却会涌现出对价值观、文化、逼格的需求。参与组织协作的个体,只想要明白自己要做的事和目标,而整个协作体系却需要共识和方向。

  理解群体的需求,需要长期的实践和理论沉淀,涉及学科较多,篇幅有限不再赘言。

  最后补充一下。理解自我的需求,理解他人的需求,理解群体的需求,分别对应了职场的三个发展阶段:管理自我,管理他人,管理团队。

  在第一阶段,你的工作主要是计划和执行。

  在第二阶段,你的工作主要是指导与授权。

  在第三阶段,你的工作主要是战略制定和组织管理。

  你想走到什么阶段?


看了“正能量的职场励志好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fsgl168.com/zhichang/233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