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范文

汾河舟楫曾记否

| 点击:

【www.fsgl168.com--党团范文】

    山衔落日千林紫,渡口归来簇如蚁。中流轧轧橹声清,沙际纷纷雁行起。遥忆横流游幸秋,当时意气谁能俦。楼船箫鼓今何在?红蓼年年下白鸥。明代诗人张颐行经汾河,创作了歌咏汾河美景的千古名篇《汾河晚渡》。在张颐眼中,斜阳挂在西山山巅,余晖将汾河两岸的树林染成紫色。船只穿梭于汾河之上,桨橹轧轧作响,岸边沙滩上的大雁纷纷飞起……

█ 汾河公园汾河晚渡景点

    曾几何时,汾河上的舟楫往来不断。汾河流域有过秦穆公“泛舟之役”、汉武帝“横汾箫歌”之壮观景象。《水经注》:“汾水出太原汾阳北管涔山。”此后一路南下,流经太原城区段约60公里,并在太原境内接纳支流9条,这就有了“汾河流水哗啦啦”的美妙旋律。但汾河太原城段的船运始于何年,未见古籍定论。据《水经注·汾水》记载,东汉永平年间,就已开始滹沱河和汾河的水利开发,拟将此两河东西打通,“将凭汾水以漕(运)太原”。

    漕运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就是利用水路(或辅以陆路)向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大规模调拨粮草的一种专业运输,其主要目的是保障宫廷消费、军队粮饷及官员俸禄等供给。相比陆路,漕运便捷,成本也低得多,所以,当年的河道里主要运输的是粮食。《后汉书·邓训传》对东汉永平年间的这次汾河通漕工程进行了记载:“理呼(滹)沱石臼河(在今河北省唐县东北,已涸)从都虑至羊肠仓(在今静乐县境内)欲令通漕,太原吏人苦役连年。”至东汉建初年间,滹沱河与石臼河运渠大体凿通,试航结果是,漕船“经三百八十九隘,前后没溺死者不可胜算”。之后,时为东汉谒者邓训奉旨实地考察该运渠后,上奏不能通航,朝廷方罢,只好“更用驴辇”运输。可见,东汉政府对于汾河漕运尤为重视,但惜于国力不济,太原“大运河”未能付诸实现,否则,京杭大运河当排在其后了。曹操也试图开发汾河与潇河的漕运,但终因工程浩大,只得作罢,彼时的古城晋阳错失漕运红利。

    随着北魏的崛起,太原的汾河段终于响起了船队行进的号子。据《晋乘蒐略》记载,北魏迁都洛阳后,静乐县境的羊肠仓到晋阳古城之间,已开辟了漕运。东魏兴和三年(541)高欢曾令各州于滨河及津梁之处建置粮仓及码头储粮,随时转漕应对赈灾或军需。后来高欢虽然迁都邺城,但仍以晋阳为“别都”,进一步拓宽羊肠仓和晋阳间的河道,凭借汾河天然优势转漕。此时,羊肠仓、向阳店等码头粮食堆积如山,河道内帆樯如林,舟船如练,船工摇浆击水,拉纤号子响彻云霄,一片繁忙景象。

    隋唐两代,汾河水量很大,通航能力很强,漕运兴盛达到顶峰。据《隋书·食货志》载,隋开皇三年(583),因国都大兴城初建,粮储空虚,隋文帝诏令漕运“汾晋之粟,以给京师”。这趟漕运可是非比往常,运粮船队先由渭水驶入黄河,再由黄河逆流北入汾河,直上太原,俗话说“行船走马三分命”,沿途艰险可想而知。唐开元年间,唐玄宗为解决京师长安粮运问题,采纳了漕运大臣裴耀卿的建议,大批粮食“自太原仓浮于渭,以实关中,谓之北运”。可见当时的太原汾河流域漕运繁忙,有万舟竞发的盛况。如此“蚂蚁搬家”式的运输船队,远望如同一道流动的“水上乐园”,因而这一时期还诞生了汾河漕运诗作。家住汾河岸边的唐朝着名诗人薛能,就写过一首题为《怀汾上旧居》的诗,其中有句“素汾千载傍我居,常忆衡门对浣纱”,说明唐时汾河之水,不仅可以航运,而且清澈可以“浣纱”。

    为保障这段天然“运河”的畅通,沿河两岸植柳槐,建池沼,一则加固河岸堤防,避免坝溃水失搁浅船只;二则沿途可以赏景,以解舟船劳顿之烦闷。此外,唐宋时的太原汾河岸边还建有河神庙,既有为防水患、行船祈安的用意,也兼做水路的参考标志。

    《宋史·太祖本纪》称:宋开宝二年(969),太祖赵匡胤亲征北汉,引汾水淹灌晋阳城。四月“幸汾河,观造船”,五月“命水军载弩环攻。”短短几行字,再现了汾河版的“赤壁之战”,规模虽不及彼,却也导致了一座千年古城——晋阳不久之后的毁没。至此,太原的汾河堤防遭遇人为破坏,汾河航运较前急剧低落,长时期内没有漕运的记载,仅有少量的行船驶过。

    乱砍滥伐森林资源更加剧了汾河水域的灾难。据文献所述,唐中叶以后,长安城附近的山林已砍伐殆尽,不能满足无休止的宫殿建筑的需求,“近山无巨木,求之岚胜间”。于是吕梁山又成了砍伐重点区,因为其距离长安、开封、洛阳及燕都较近,更兼有黄河、汾河水运及陆运之便。尤其是北宋真宗期间,开封城中大造宫殿,吕梁山林中的伐木工多达三四万人,砍伐的大量木材,“先沿支流漂入汾河,后束为木筏顺汾河而下,至河津入黄河,沿河东下至于开封。”因此,当时就出现了“万筏下河汾”的情景。汾河流域历经唐宋金元各代垦殖、采伐,以前林草茂密的青山绿水变成了满目荒芜的光山秃岭,水量大减,水土流失加剧。汾河航运灌溉的便利逐渐变成了旱涝无定的灾难,水源日渐枯缩,到明代,河上只能“秋夏置船,冬春以土桥为渡”,某些河段甚至“赤足可涉”。

    清初,康熙派人勘查河道情况。经勘查,汾河自河津至绛州可行载重百石的船只,绛州至平阳(临汾)可行载重50石的船只,而介休至省城太原,则河水浅,泥沙多,须另造小型船只方可航行。为此,山西署府专门聘请南方船匠仿照鳅船、麻阳船式样,修造了三艘大小不同的小型船只,桅舵齐全,可分别载粮40石、30石、20石。清代的一石约折合现在的50公斤,也就是说最大船的载重量也不会超过两吨,相当于一辆皮卡车的载重量。后经“汾河演试”,也仅能从太原勉强走到河津县,要想漕运是不太可能了。

    清末至民国年间,太原的汾河两岸虽然有不少渡口,但仅供两岸往返使用,很少有河道行船。有记载的是上世纪30年代,太原兵工厂为四川铸造铜币,川人取币不走陆路,而是以小船由汾河运输,除却安全起见、遮人耳目外,汾河水运便利、实用仍是主要原因。

    新中国成立初期,清徐县境内的渡口及太原市郊的监军庄、西蒲等渡口仍沿用小木船摆渡过往行人,延续了些许“汾河晚渡”的美丽风景。

█ 汾河夜景

    今天的汾河,无需承载漕运的“重负”了,观光艇、游览车让游人身临如画的风景之中。

本文转载自《太原日报》

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推荐内容:

太原那23座诗情画意汾河桥,你最喜欢哪一座?

情系太原汾河桥

沿着汾河看山西

太原汾河二库

抱愧汾河

感受汾河

太原这座城之三:穿越城市的河流

汾河,那些寂静的日子

汾河记忆——昔日灵魂何时回归

1924年的山西汾河流域老照片

棹歌箫鼓里的汾河01:晋阳古城和龙城太原

棹歌箫鼓里的汾河02:汾河源头和汾水之神

棹歌箫鼓里的汾河03:汾河公园和太原人

棹歌箫鼓里的汾河04:潇河的懵懂童年和背铁棍

棹歌箫鼓里的汾河05:丁村人和最早的“中国”

棹歌箫鼓里的汾河06:山西老醯儿和面里乾坤

本文来源:http://www.fsgl168.com/fanwen/9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