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

古代婚嫁真讲究,“三书六礼”一样都不能少

| 点击:

【www.fsgl168.com--礼仪】

婚嫁当中的礼仪,从古至今都是十分的隆重,在古代,男女成亲,一定要经过一套严格的礼仪,首要的就是要请媒人。而如果没有媒人,两人私定终身,在古人看来,这是一件十分丢脸的事情。

在《诗经·卫风·氓》中就有这样一句“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这说明至少在春秋时期,男女结婚就要有媒人了,当然规矩肯定不止这些,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古代人结婚都有哪些规矩和流程。

一、古代婚嫁有何讲究?

必须要有媒人

在古代,官府对婚嫁之事非常看重,最早在周代,便已经有了官方设置的媒人,专门负责男女婚嫁之事。在《周礼》、《管子》中都有关于官媒的记载,且详细的说明了媒人的负责事项:督促男女在适龄时成亲,生育子嗣,并且还要对鳏夫寡妇进行撮合。

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古代媒人的作用十分重要,没有媒人的婚嫁甚至是违反了法律,在汉代的规定当中,如果成亲没有媒人,那么你的父母和身边的邻居都会看不起你,在唐代的法律中就有规定“为婚之法,必有行媒”,媒人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甚至在封建礼制愈发严重的明清时期,男女如果私奔的话被抓到甚至会被浸猪笼。

大家对于媒人的印象可能还是古装剧中拿着一条手帕,唇边有一颗痣的媒婆形象。其实这个形象有些片面了,这其实是民间私媒的形象,战国后民间开始出现私媒,到了宋代也有了以说媒为业的职业媒人,但是这些媒人促成一桩婚事,同样也必须到官媒那里去进行报备才行。媒人,这个古老的职业,在古代婚嫁礼仪中,是必不可少是一位中间人。

必须要有完整的婚嫁流程

古代成亲可不像如今这样简单,到民政局登记一下,领个结婚证就算是结婚了。在古代,除了要有媒人,还必须经过三书六礼之后,婚姻关系才算是正式缔结,不然的话法律是不会承认你作为妻子的地位的,这也就是所谓的明媒正娶。只有明媒正娶的才是妻子,如果没有那就是妾。

很多人以为古代男子是一夫多妻的,其实不是,严格来说应该叫一夫一妻多妾,妻子作为正式配偶,其地位是被法律所认可的,男子不可随意抛弃。而妾则不同,妾在家中的地位是很低的,而且在古代宗法制度之中,妾生子也是没有继承家产的权利的。妾在家中的地位,只比奴仆高一点,甚至在古代有达官显贵之间相互赠送美妾的情况,可见妾在家中并不算是一个家里的主人。

那么何为明媒正娶?就是必须通过媒人上门提亲,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以上六礼,并且拜过天地之后,此时婚姻关系才算是正式达成了。而这时候两人的婚姻关系也有了法律效力,除非女子犯了七出之罪,否则男子不可随意休妻,不然要被官府治罪。 所以戏文之中那些男子富贵后想要抛弃糟糠之妻也并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做到的,因为除了女子七出之外还有三不出,其中有一条就是成亲时贫贱,后来富贵的这种情况,男子是不能休妻的。

二、古代的婚嫁流程是什么样的一套程序?

古代婚嫁流程也就是所谓的三书六礼,也叫做三媒六聘或者三书六聘,只是叫法不同,其实都是一个意思。三书六礼分为两部分,也就是三书和六礼。三书是指聘书、礼书、迎书;六礼则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步礼仪。这一套礼仪在古籍《礼记》、《礼仪》之中有所记载。那么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三书以及六礼。

三书

聘书:聘书是指在“纳吉”,也就是定婚约时候所立定的文书,是男方交给女方的一个凭证,用来证明两家已经定下了婚约,到了约定的日期,男方会来迎娶女方。而我们能看到的退婚,退还的就是女方将男方所给的聘书退还。当然了,如果女方家里已经接下了聘书,那没有十分特殊的情况肯定是不能随意退还的,不然在乡邻之间便会抬不起头来。而如果已经接下了聘书却又退还的话,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女方就很难再嫁出去了。

礼书:这个其实就是聘礼的礼单,写明了在纳征的时候男方给女方家中送去的聘礼中有哪些东西,以及这些东西的数量是多少。到了这一步,这门亲事也算是正式的达成了,两人的婚姻关系已经在法律意义上确立下来了,不会再有什么变化,也不能再退出婚约了。接下来就是确定拜堂的日期以及正式的拜堂成亲了。

迎书:迎书就是迎娶新娘的文书,在男方到女方家中迎走新娘时交给女方的文书,作为迎娶新娘之用。将迎书交给女方家中后,男方就可以接走女方了。

六礼

纳采:纳采是六礼之中的首礼,是男方家中托请媒人到女方家中询问女方家中是否有要家人的想法。在礼仪中规定,这一礼要使用大雁,媒人上门时,会用白茅草包着一只大雁到女方家中。而女方家里看到有人提着大雁上门,也就知道这是有人上门来提亲来了。这个时候,不管女方家中是否有嫁女的意思,都不会将上门的媒人拒之门外,而是要请进门来奉上好茶。

而这个时候就全靠媒人说了,是否能够说动女方家中答应这门亲事,而女方同样会向媒人询问男方家中的情况,如果觉得条件不适合,或者暂时没有家人的想法,那就会委婉的拒绝。媒人就会把大雁带回去还给男方,男方看到大雁被媒人带回来,那也就知道了这门亲事没有说成。而如果女方家中应下了,大雁就会被留下。中国地域广阔,有些地方没有大雁,也可以用鹅来代替大雁,而到了后来,因为大雁的捕捉难度比较大,也会用木雁代替,并且除了大雁,也增加了一些其他的带有象征意义的礼物。纳采成功了,媒人这时候就会进行下一步,那就是问名。

问名:问名是六礼中的第二礼,在女方家中接受纳采之后,媒人会询问女方的生辰八字,也就是庚帖。媒人拿到庚帖之后,会交到男方家中,而男方则要进行卜筮吉凶,请先生来测一下八字,看一看两个人的八字是不是冲突,能不能够成婚。《诗经·卫风·氓》当中“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说的就是这一步。如果二人八字相合,那就可以再往下进行问吉了。

问吉:问吉也叫作过文定,顾名思义就是如果庚帖没有问题的话,那么这门婚事就算是定下来了。男方得到女方庚帖后,请过先生测过八字,没有问题之后,就要把庚帖放在神位之前或者祖宗牌位前三天,看看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如果八字相合,而又没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那么说明这两个人可以成亲。

纳征:也叫纳徵、过大礼,指的是送上聘书、礼书以及男方的聘礼。一般是在大婚前一道半个月之间,由男方找到两位或者四位全福的女性亲属(所谓全福就是父母公婆健在,丈夫安好,并且儿女双全的人)和媒人一起将聘礼带女方家中,而女方这个时候同样也需要回礼。

这个聘礼各朝各代有不同的仪制规定,大致都是按照家庭情况以及阶层不同来分级,不同层次的人所规定的礼物都有所不同。过了纳征,婚约就已经正式的达成,相当于已经办好结婚证了。接下来只需要选个好日子把新娘接回家就可以了。

请期:请期很好理解,就是选择一个好日子正式拜堂成亲,这个请期可不是现如今随便什么日子都可以,而是要拿黄历选择一个适合嫁娶的日子才行。这个日期还要经过女方家中同意,两方都同意了,就该去迎亲了。

亲迎:亲迎就是男方带着媒人和亲友到女方家中接走新娘,但是这接亲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会有各种各样的关卡等着新郎,不会让你轻易地就将新娘接走。比如说唐代就有催妆诗,意为催促新娘快些梳妆完毕,同时女方的好友还会用系着红绸的棒子敲打新郎,而这个时候就要傧相出场了,傧想要替新郎挡下这些木棒。这一套流程走完之后,新郎见到了新娘,还需要先在女方家中的祖庙中拜祭一下,才能够用花轿将新娘接回家中拜堂成礼。自此,这个婚算是真正的结完了。

总结

在古代的婚嫁当中,礼仪显得十分的重要,你要成婚,那么必须要经过这些礼仪才可以。而到了现在,这一套礼仪已经大大简化,只保留下了纳采、纳征、以及亲迎当中的一些习俗。而纳征算是保留的比较完整的婚俗礼仪了。在现如今的一些农村地区也有一些古代婚俗的保留,比如在江南地区的一些农村里,女子行嫁礼中仍然会有用雁这一习俗,当然了,这个雁如今是用鸭子或者鹅来替代。

我曾猜想古代婚礼为何要如此隆重如此繁琐,大抵是为了让新人知道结两姓之好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吧。繁复的礼仪,其实也是为了祝愿新人能够举案齐眉,白头偕老。

参考书籍:

《礼记》

《礼仪》

《诗经》

《管子》

本文来源:http://www.fsgl168.com/fanwen/50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