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范本

魏禧简介

| 点击:

【www.fsgl168.com--合同范本】

    魏禧,字冰叔,宁都人。父兆凤,诸生。明亡,号哭不食,翦发为头陀,隐居翠微峰。是冬,筮离之乾,遂名其堂为易堂,旋卒。

禧儿时嗜古,论史斩斩见识议。年十一,补县学生。与兄际瑞、弟礼,及南昌彭士望、林时益,同邑李腾蛟、邱维屏、彭任、曾灿等九人为易堂学。皆躬

魏禧 耕自食,切劘读书,“三魏”之名遍海内。禧束身砥行,才学尤高。门前有池,颜其居曰勺庭,学者称勺庭先生。为人形干修颀,目光射人。少善病,参术不去口。性仁厚,宽以接物,不记人过。与人以诚,虽见欺,怡如也。然多奇气,论事每纵横排奡,倒注不穷。事会盘错,指画灼有经纬。思患豫防,见几于蚤,悬策而后验者十尝八九。流贼起,承平久,人不知兵,且谓寇远猝难及。禧独忧之,移家山中。山距城四十里,四面削起百馀丈。中径坼,自山根至顶若斧劈然。缘坼凿磴道梯而登,因置闸为守望。士友稍稍依之。后数年,宁都被寇,翠微峰独完。喜读史,尤好《左氏传》及苏洵文。其为文凌厉雄杰。遇忠孝节烈事,则益感激,摹画淋漓。

年四十,乃出游。于苏州交徐枋、金俊明,杭州交汪沨,乍浦交李天植,常熟交顾祖禹,常州交恽日初、杨瑀,方外交药地、槁木,皆遗民也。当是时,南丰谢文洊讲学程山,星子宋之盛讲学髻山,弟子着录者皆数十百人,与易堂相应和。易堂独以古人实学为归,而风气之振,由禧为之领袖。僧无可尝至山中,叹曰:“易堂真气,天下无两矣!”无可,明检讨方以智也。友人亡,其孤不能自存,禧抚教安业之。凡戚友有难进之言,或处人骨肉间,禧批郤导窾,一言辄解其纷。或讶之,禧曰:“吾每遇难言事,必积诚累时,待其精神与相贯注,夫然后言。”康熙十八年,诏举博学鸿儒,禧以疾辞。有司催就道,不得已,舁疾至南昌就医。巡抚舁验之,禧蒙被卧称疾笃,乃放归。后二年卒,年五十七。妻谢氏,绝食殉。着有《文集》二十二卷、《日录》三卷、《诗》八卷、《左传经世》十卷。

魏禧(1624年3月2日~1680年11月17日),字冰叔,一字凝叔,号裕斋,亦号勺庭先生。江西宁都人。 明末清初着名的散文家。与侯朝宗、汪琬合称“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与兄魏祥、弟魏礼并美,世称“三魏”。三魏兄弟与彭士望、林时益、李腾蛟、邱维屏、彭任、曾灿等合称“易堂九子”。

名言

于患难见豪杰。

变者,法之至也。

任天下于一身,托一身于天下。

取功名于天下,见风节于朝廷。

交天下非常之士,以为天下非常之寄。

国不幸然后有忠臣,家不幸然后有孝子。

我所不能者,不敢以责人;人所必不能者,不敢以强人。

以天地生民为心,而济以刚明通达沉深之才,方算得第一流人物。

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

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知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

文之至者,当如稻粱可以食天下饥,布帛可以衣天下寒,下为来学所秉承,上为兴王所取法,则一立言之间而德与功已具。

魏禧一生无子,自称不忧嗣子不立,而忧后起无人,尝言:“吾有三子:《左传经世》,长子也;《日录》,次子也;《文集》,三子也。”

能知足者,天不能贫。能无求者,天不能贱。能外形骸者,天不能病。能不贪生者,天不能死。能随遇而安者,天不能困。能造就人才者,天不能孤。能以身任天下后世者,天不能绝。

魏禧诗作

【春日即事】

棕鞋藤杖笋皮冠,落日春风生暮寒。

竹外桃花花外柳,一池新水浸阑干。

【登雨花台】

生平四十老柴荆,此日麻鞋拜故京。

谁使山河全破碎,可堪翦伐到园陵。

牛羊践履多新草,冠盖雍容半旧卿。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声。

【拜杨正文公墓】

两岸蓼花红有泪,一江秋水澹无声。

孤魂最是难听处,盍且枝头彻夜鸣。

魏禧家信

【给季弟书】

辛卯月日,客雩二旬。每念吾弟介然不荀,颇以远大相期,圣人所谓“刚毅木讷”,庶几近之;但刚为美德,吾弟却于此成一“疏”字,生一“褊”字,又渐流一“傲”字。往时我之督弟甚严,近五六年,见弟立志操行,颇成片段。每欲长养吾弟一段勃然挺然之气,不忍过为折抑,又我每有优柔姑息之病,吾弟常能直言正色,匡我不逮,隐吾畏友,凡细故偶失,多为姑容,使弟不生疑忌,矢直无讳。坐此两者,故今之督弟甚宽。然我此等即是姑息,欲归为弟畅言。弟且行矣。

弟与人执事,亦颇竭忠,每乏周详之虑;临事时患难险阻都所不避,而不能为先事之计。间或以为吾大节无损。诸细行杂务,不留心无大害。然因此失事误人,因以失己者多有之。此则所谓疏也。疾恶如仇,辄形辞色;亲友有过,谏而不听,遂薄其人,人轻己者,拂然去之;行有纤毫不遂其志,则抑郁愤闷不能终朝。此诚褊衷,不可不化。其人庸流也,则以庸流轻之;其人下流也。则以下流绝之;岸然之气,不肯稍为人屈。遂因而不屑一世,凌铄侪辈。长此不惩,矜己傲物,驯致大弊。夫疏则败事,褊则邻于刻薄,傲则绝物而终为物绝;三者皆刚德之害。然皆自刚出之,倘能增美去害,则于古今人中要当自造一诣矣。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先儒以为“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吾弟之事父兄动多恭谨,然婉容愉色抑何少也!岂其无乐爱耶?盖无学问以化其刚,岸然之气,欲下之而不能下也。弟行勉之矣!

本文来源:http://www.fsgl168.com/fanwen/11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