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范文

外周血BAFF及Bregs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相关性研究

| 点击:

【www.fsgl168.com--党团范文】

作者:郭芝璇,艾雪忱,唐增奇,黄丹琪,郭庆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广东  广州  510120

【引文格式】郭芝璇,艾雪忱,唐增奇,等.外周血BAFF及Bregs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相关性研究[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20,27(2):65-71.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B细胞活化因子;调节性B细胞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57304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的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普遍认为B淋巴细胞的过度活化产生大量自身抗体沉积于多个器官是致病的关键环节。B细胞活化因子(BAFF)属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成员之一,既往发现其在狼疮患者尤其是活动期患者中水平升高,提示BAFF参与了狼疮的发生发展。有研究表明BAFF可以促进效应B细胞成熟分化,因此不少学者推测SLE患者高水平的BAFF通过活化效应B细胞、促进效应B细胞抗体生成进而推动疾病的发生。然而,由于BAFF本身受许多因素如遗传、环境、感染等的影响,且对B细胞活化的程度、持续时间等尚不清楚,其在SLE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近年来发现,BAFF可能是通过调节性B细胞(Bregs)分化诱导起作用,提示BAFF在B淋巴细胞分化中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Bregs是具有免疫调节及炎症抑制作用的B细胞亚群,其中CD19+CD24hiCD27+B细胞及CD19+CD24hiCD38hiB细胞作为人体细胞主要的两种Bregs表型引发人们关注。然而,尚未有研究探讨SLE患者BAFF与调节性B细胞的相互作用在SLE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测定SLE患者BAFF、CD19+、CD19+CD24hiCD27+B细胞及CD19+CD24hiCD38hiB细胞的水平,在分析BAFF水平与SLE病情活动指标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BAFF与B淋巴细胞、Bregs水平的相关性,并基于此探讨BAFF如何通过与Bregs的相互作用参与红斑狼疮的发病,现报道如下。

1

方法

选取本院24例SLE患者及16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收集SLE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临床资料,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BAFF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19+、CD19+CD24hiCD38hiB细胞及CD19+CD24hiCD27+B细胞水平。分析血清BAFF水平与SLE病情活动指标及外周血Bregs两个主要亚群的细胞数量及比例的相关性。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

研究共纳入24例SLE患者,其中男2例,女22例;平均年龄(33.00±13.65)岁;平均病程(6.70±6.80)年;平均SLEDAI评分(7.60±6.34)分。按SLEDAI评分分为非活动期10例,平均年龄(37.20±11.19)岁,平均病程(7.60±7.03)年,平均SLEDAI评分(1.20±1.93)分;活动期14例,平均年龄(29.93±14.80)岁,平均病程(6.11±6.84)年,平均SLEDAI评分(12.14±3.86)分。16例健康对照者中男1例,女15例,平均年龄(30.40±9.31)岁,SLE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在性别(X2=0.14,P=0.713)、年龄(t=0.66,P=0.513)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SLE患者组的临床症状包括皮疹(11例)、脱发(6例)、关节炎(8例)、浆膜炎(1例)、血液系统损害(9例)、肾损害(14例)及神经系统损害(1例)。抗dsDNA抗体阳性7例,阴性17例;ESR升高13例,正常11例,均值高于正常参考值;补体C3水平正常7例,下降17例,均值低于正常参考值;补体C4降低12例,正常12例,均值在正常范围内。血肌酐、尿素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

2.2   SLE患者血清BAFF水平与病情活动指标的关系

活动期SLE患者BAFF水平[(147.29±138.78) pg/mL]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72.57±32.41)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4.50,P< 0.05),而活动期、非活动期SLE患者与正常对照组[(84.30±32.11) pg/mL]之间BAF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AFF水平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41,P=0.045),见图1。

在SLE患者中,抗dsDNA抗体阳性组BAFF水平[(202.99±183.43) pg/mL]高于阴性组[(80.40±31.62)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7.50,P<0.05);ESR升高组BAFF水平[(152.99±141.81) pg/mL]明显高于ESR水平正常组[(72.62±35.49)pg/mL](U=28.00,P<0.05);补体C3水平正常组[(76.18±28.00) pg/mL]与下降组[(132.62±130.36) pg/mL]患者BAFF水平未见统计学差异(U=42.00,P=0.281);补体C4水平降低组[(165.95±143.38) pg/mL]BAFF水平明显高于C4正常组[(66.36±24.77) pg/mL](U=15.00,P< 0.001),见图2。

2.3  血清BAFF水平与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数量和比例的相关性

流式细胞术测定CD19+B细胞数量以及其占淋巴细胞(CD45+)的比例,分析评估SLE患者血清BAFF水平与外周血B细胞数量和比例相关性,结果显示:SLE患者血清BAFF水平与外周血CD19+ B细胞绝对数量无关(P=0.077),而与B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呈正相关(r=0.52,P<0.05),见图3。

2.4  血清BAFF水平与SLE患者外周血Bregs细胞数量和比例的相关性

流式细胞术测定CD19+CD24hiCD27+B细胞、CD19+CD24hiCD38hiB细胞数量以及各自在B细胞中的比例,分析SLE患者血清BAFF水平与上述两个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结果表明:SLE患者血清BAFF水平与外周血CD19+CD24hiCD27+B细胞绝对数量无关,而与CD19+CD24hiCD38hiB细胞绝对数量明显正相关(r=0.56,P<0.01);另一方面,BAFF水平与CD19+CD24hiCD27+B细胞的比例呈明显负相关(r=-0.46,P<0.05),但与CD19+CD24hiCD38hiB细胞比例无明显相关性,见图4。

2.5  SLE患者血清BAFF水平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进行分组,SLE患者在有无皮疹表现、有无关节炎、有无血液系统损害(贫血、白细胞下降、淋巴细胞下降或血小板下降)、有无肾损害的分组中,各组间血清BAFF水平均无明显差异(U值分别为43.00、43.50、64.00、51.50,P值均>0.05)。对BAFF与血肌酐、血尿素及24小时尿蛋白的关系行相关分析,均未发现明显相关(r值分别为-0.06、-0.03、-0.02,P值均>0.05)。

3

结论

活动期SLE患者血清高水平的BAFF可以上调未成熟调节性B细胞数量,使成熟的Bregs亚群比例下调,影响成熟的Bregs免疫抑制作用,进而参与狼疮病情的活动。

本文来源:http://www.fsgl168.com/fanwen/101386/

  • 文章标题

  • 上/下一篇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