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范文

元代画家方从义山水作品欣赏

| 点击:

【www.fsgl168.com--党团范文】

方从义(约1302-1393),元末着名道士画家,江西贵溪人。字无隅,号方壶、又号上清羽士、不芒道人、金门羽客、鬼谷山人。早年入道,师从永嘉人金月岩修道家之学,为龙虎山上清宫正一派道士,金月岩去世后,他离开龙虎山游历全国各地,往来于大江南北,至正三年(1343)曾至大都(今北京),结交了不少文人、画家和达官贵人,名臣危素称他为“方外之交”,画家张彦辅曾为之绘《圣井山图》相赠,在当时很有名气,由于不喜谈论时事,独好画,不久即思南归,但这次北游使他大开眼界,对他的画有很大促进。后人认为他的画有点“外道”,所以尽管其画格极高,艺术造诣精深,却因为过于不重形似,故影响不如黄公望,倪瓒等人。

方从义善画,又兼工诗文、书法。其画初师董源、巨然、米芾,又学赵孟頫、高克恭之法。他的画风格潇洒,笔致跌岩,意境苍茫,无尘俗之气,以幽为其画特色。他善画云山墨戏,笔下的景色多是冷寞,幽闭,尘俗绝少的地方:高山奇峰,深谷幽涧,古树老屋,野水孤舟,给人以深沉、奇特和悲壮之感。他早年的画严谨,晚年不拘于形,用笔奔放,满含激情。传世不多,人以礼求之,始为出其一二。尝言:“太行、居庸天下之岩险,其雄杰奇丽,皆古之名画,余所顾见者今皆见之,而有以慊吾志,充吾操,吾非若世俗者区区而至也。”盖学仙之颖然者,由无形而有形,虽有形终归无形,画能如是,其至矣乎?

元 方从义 张翥诗意图 29×26cm

元 方从义 五老秋风图 93×38cm

元 方从义 重岭烟霭 136×62cm

元 方从义 松溪论道 127×47cm

元 方从义 秋林草堂图 画心27×57cm 题跋31×58cm

元 方从义 云山图 张大千题跋 61.6×31.8cm

元 方从义 琵琶岭上 沈周题跋 104×42cm

题跋:琵琶岭上丹经熟,海岳庵头墨法真。草树依然黄鹦远,江南思杀未归人。 沈周题。

元 方从义 溪柳江南图 79×29cm

题识:

一、方方壶自题:山下香泉细不流,垂杨袅袅茫泾楼,山中消息春深浅,怕有人来问喘牛。方方壶并题。

二、王燧跋:紫府深沉白昼闲,仙人归去邈难攀,当时暂谪来尘世,写遍江南雨后天。王燧题。

此幅署款方方壶,纸质气息俱到,笔墨浑润华滋, 超脱简逸, 林木槎槎,墨气冉冉,断非后世俗手可拟者。

元 方从义《绿水红桥》 王原祁 高士奇题跋 84×33cm

款识:绿水红桥夹杏花,数间茅屋是仙家,主人莫拒看花客,囊有青钱酒不赊,金门羽士方壶。

题跋:

1.上清仙子夺天仙,下谪来修水墨缘,闻道琵琶领头月,照归黄鹤又千年。此图方壶先生所作,用李氏之法将化而入神矣,观之正不知何为笔,何为墨,必也心与天游者。如可诣此,先生观化已久,遗迹在人间,如可想见其风骨。敬题是绝,少寄仰止云。娄东后学王原祁。

2.自昔爱名山,归来倦登历,当湖乃水乡,岑岫杳难观,见方壶下笔,兴清激层,峰乱岈,荒溪倚芦,荻滃浡云,烟生苍翠,浑欲滴雪,窗时卷舒,道路恍可,适因之悟,静理万事,如破的江花开,迟迟山鸟啼寂寂,聊此豁心胸,无劳图宗壁,阖户本寡营,尘襟安用涤。康熙辛未正月二十日抱笔翁,高士奇题。

元 方从义《淡山小艇图》(程南云 徐邦达 张大千题跋) 54×39cm

元 方从义《溪山烟雨图》 106×32cm

此帧《溪山烟雨图》乃元末着名道士画家方从义所作,其善画,兼工诗文、书法。其画初师董源、巨然、米芾,又学赵孟頫、高克恭之法。他的画风格潇洒,笔致跌岩,意境苍茫,无尘俗之气,以幽静为其画特色。他善画云山墨戏,笔下的景色多是冷寞,幽闭,尘俗绝少的地方:高山奇峰,深谷幽涧,古树老屋,野水孤舟,给人以深沉、奇特和悲壮之感。他早年的画风严谨细腻,晚年不拘于形,用笔奔放,满含激情。该作是方方壶最常表现的云山、枯木、野水、茅屋,以深远、高远法为之,分为近、中、远三个层次,云山墨气淋漓,苍茫飘渺,老树笔墨苍润老辣,中景之瀑布奔流直下,远山隐于云海,迷幻朦胧,风格洒脱,意境深幽,更趋晚年山水画风格特点。

款识:金门羽士方方壶画。

元 方从义 云林钟秀 手卷 设色纸本 沈周高士奇跋 23.5x105cm 清宫旧藏

方从义《云林钟秀》,水墨纸本,手卷,高23.5厘米,长105厘米,创作于明洪武十年(1377)。绘赠邓止庵,并长期存于邓家。明中叶,明朝书画大家沈周曾于后幅题跋,以赞扬方从义的画艺及是卷“用米氏之法,将化而入神矣。观之正不知何为笔何为墨,必也心与天游者”。清康熙年间为礼部侍郎高士奇所收藏,有高士奇的“江村秘藏”、“竹窗书画图记”等收藏印记。高士奇能书善画,甚精考证、鉴赏,收藏各种名迹甚丰。康熙三十年(1691)高士奇46岁时还为《云林钟秀》撰写题跋,以赞颂该图之画艺及美景。乾隆年间收入宫廷,因为图卷上已有“三稀堂精鉴玺”及着录于“石渠宝笈”等印,还有嘉庆皇帝及宣统皇帝的鉴赏及御览之宝,足以证明此卷从乾隆始一直藏于宫廷,极有可能满清灭亡后由溥仪携带出宫,流入于民间,后被当代着名鉴藏家张伯驹收藏。

元 方从义 云林钟秀 手卷 全卷 纸本设色 23.5x105cm

《云林钟秀》画苍茫之云山雾海,山峰高耸,山腰飘着一带浓云,朦胧一片,山下坡岸杂树茂密,还有一片暗淡树影,在一股白云飘带中时隐时现,更突出了苍茫云气之动感。画一高一低的山峰挺出于白云之上,山尖用墨色点染,山下深谷幽涧。画之右端,画有几棵苍天古松,用浓墨点出茂密的松枝和树干,生趣盎然。画面之末端,茂密的树丛中所出现之屋宇,俨然为一道观集中之地,有山门、有围墙、有宫观,这应是龙虎山上清宫之主观所在,其它宫观则分散各处。此画从表面上看系水墨云山烟树,实际为方从义绘道教第三十二福地龙虎山及上清宫等宫观。他所题《云林钟秀》即已说明所绘为“天地间灵秀之气所聚,亦省称‘灵秀’、‘毓灵’”。这灵秀之气所聚,及道教之福地。

此幅《云林钟秀》,用墨率意豪爽,不拘泥常法。所作大笔水墨云山苍润浑厚,富于变化,风格雄壮洒脱,意境清谧静逸,实为难得一见之神品。又经清宫及民间大藏家珍藏,弥显其珍贵。

元 方从义《秋山行旅图》181×64cm

图中绘左侧高山兀立,峥嵘逶迤,小溪傍山势汩汩流淌,溪侧是几间茅舍,树木四合,村前草桥之上,有载重牛车正从桥上通过,一人驱牛,二力夫用力推车前行,村后山路上,一负者踽踽独行。远山隐现,茅舍半隐,构成一幅清谧静逸的画图,显示出作者隐逸拔俗的心境。笔墨酣畅,多用染法,以墨之浓淡分远近。用笔多横向,树木点染率意自如,错落有致。构图右重左轻,景物纵势展开,显出深邃幽远的竟境。方从义在元代乃至整个中国绘画史上有相当影响,比其年长且画名显赫的黄公望对其颇为推崇,称其画“高旷清远,可谓深入荆、关之堂奥”。

元 方从义 云树流泉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29×37cm

元 方从义 神岳琼林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神岳琼林图》作于1366年,画上有他的章草题款:“岁在旃蒙大荒落三月十一日,鬼谷山人方方壶为南溟真人作神岳琼林图”。这幅《神岳琼林》图是方从义的代表作,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画面上几座巍峨的主峰拔地而起,直插云端,逼人的气势具有北方山川雄浑壮丽的特色,而画面下端的小桥、溪水、树丛、屋舍,又极具南方景物的独特韵味。可见融合南北、师法自然是方从义山水作品当中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

元 方从义 白云深处图卷 上海博物馆藏

元 方从义 云山图 纸本水墨淡设色 27×144.5厘米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元 方从义 《武夷放棹图》轴 纸本 水墨 纵74.4cm 横27.8cm 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武夷山景。武夷山在今福建省崇安县西南,绵亘百余里,有36峰、37岩,水流其间,分为九曲,为我国南方风景名胜之地。古代,道家将它称为第十六洞天,是道教活动较为集中的地区。此图是方从义为同道周敬堇而作。画面右侧一峰高耸,峰下水中一叶小舟徐徐划行,岸上怪石嶙峋,林木丛生其间。笔墨浓润,酣畅淋漓,山体用纵向长线条皴染,以增其峭砺高耸之感。布局奇特,笔法多变,融古法为己用,表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格调。

本幅右上隶书题名:“武夷放棹”。左侧自识:“敬堇签宪周公,近采兰武夷,放棹九曲,相别一年,令人翘企。因仿巨然笔意图此,奉寄仲宣布,幸达之。至正己亥冬,方壶寓乌石山识。”钤“方壶清隐”印。“至正己亥”为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此图应为方氏晚年作品。“乌石山”即闽山,在福建闽侯县境内。

本幅钤“卞令之鉴定”、“石渠宝笈”、“陈仁涛”、“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心赏”、“金匮宝藏陈氏仁涛”、“乾隆鉴赏”、“谭”“敬”(方连珠)、“徐安”、“古黔陈少石考藏名迹”、“安氏仪周书画之章”、“式古堂书画”等鉴藏印15方。

着录于《大观录》卷十九、《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二十三、《宝迂阁书画录》卷一。

元 方从义 溪桥幽兴图轴 纸本水墨 63.3×35cm故宫博物院藏

图绘山水一区,高山云锁,溪水自山间流淌,草桥横架,一人策杖前行,远山隐现,茅舍隐于林木之中,意境清谧静逸。笔墨酣畅,多用染法,用笔多横向。树木点染之笔疏率,以墨之浓淡分远近。图中景物都集中于画面下部,上部则非常空旷,使画面显得深邃幽远。

本幅右侧行书题”溪桥幽兴“四字,下钤一印,不辨。右下角山石间有作者墨书“方从义”款。画面左侧方从义自题:“方壶临高公双笔,己未春寄云生文雅靖室。”左钤“金门羽客”、“画中神品”印。“己未”为元延祐六年(1319年),据此推测此图应为方从义早期作品。

本幅左上有霞洲居一道人题诗一首:“我识方壶老,今经四十年。胸中混原气,下起云烟迸。迸启乾坤秘,名闻湘海传。有怀人已化,遗墨尚依然。霞洲居一道人。”下钤“笔底江山”、“东山草堂”印。首钤“松石轩”印。上诗堂有明沈周、文徵明题二则,分钤“停云馆”、“沈氏启南”印。

未见着录。

元 方从义 太白龙湫图轴 纸本水墨 100.6×46.1厘米 日本大坂市立美术馆藏

此图自题款识:“至正廿年庚子岁二月望后三日,为彦嘉老友写太白龙湫图。上清羽客方方壶戏墨。”下钤“方壶书印”、“周大夫方叔之后”二印。图上还钤有“壶”、“金门羽客”、“墨痴情叟”、“张则之”、“张孝思”、“王达善氏”等印。至正廿年庚子岁即为公元一三六○年。着录于《法书名画见闻表》。

元 方从义 山水图-赵雍、王冕、朱德润、张观、方从义《元五家合绘》卷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包括元代5位画家的5件绘画作品,作品尺幅相近,后人将其合裱为一卷。

其一《松溪钓艇图》,元,赵雍作,纸本,墨笔,纵30cm,横52.8cm。

款署:“至正二十年二月既望仲穆画。”钤“仲穆”、“魏国世家”。另有清乾隆皇帝御题诗及鉴藏印。至正二十年为1360年,赵雍时年72岁。图绘近岸坡石双松,孤舟钓叟,隔水平峦远岫,意境清幽,笔墨苍润。

(二)《墨梅图》,元,王冕作,纸本,墨笔,纵31.9cm,横50.9cm。

自题:“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元章为良佐作。”钤“元章”、“文王子孙”。另有清乾隆皇帝御题诗及鉴藏印。画面中一枝梅花横出,枝干秀挺,花朵疏朗。以淡墨点染花瓣,再以浓墨勾点萼蕊,墨色清润,高情逸趣溢于笔端,表达了作者藉墨梅标榜清高孤洁的思想情感。

曾经清人梁清标和清内府收藏,《石渠宝笈·续编》着录。

(三)《松溪放艇图》,元,朱德润作,纸本,墨笔,纵31.5cm,横52.6cm。

自题:“丑石半蹲山下虎,长松倒卧水中龙。试君眼力知多少,数到云峰第几重。朱泽民。”钤“朱泽民氏”。另有清乾隆皇帝御题诗及鉴藏印。

图绘巨石怪松,孤舟徐行。画松枝用笔爽利迅捷,坡石皴法温润,人物用白描法,笔简意浓。曾经明沈周、清安岐收藏。

(四)《疏林茅屋图》,元,张观作,纸本,墨笔,纵25.8cm,横59.6cm。

款署:“至正戊戌八月,张观制。”另有清乾隆皇帝御题诗及安歧鉴藏印。至正戊戌为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

图画平坡老树,茅舍掩映,水阔山远,清雅控幽。树木勾点结合,错落有致,坡石用墨湿润,画风承北宋李成、郭熙一脉。

(五)《山水图》,元,方从义作,纸本,墨笔,纵26.5cm,横45.3cm。

款署:“方方壶作。” 另有清乾隆皇帝御题诗及明项元汴等多家鉴藏印。

图画密林茅舍,小桥流水。画面景物丰满,墨色浓淡相间,笔法灵活潇洒。

转自:阴山工作室、书画雅苑,致谢!

本文来源:http://www.fsgl168.com/fanwen/100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