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字作文

二十四节气,不仅仅代表季节的变化,还有蕴意深远的文化传承

| 点击:

【www.fsgl168.com--800字作文】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也是华夏文化的特色标志之一,在2016年11月30日被列入世界非物质遗产。当时申报的理由是:“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首次完整记录是《淮南子·天文训》,二千五百年前的西汉。说明在这之前,已经在民间使用:公元前104年,《太初历》就正式将二十四节气融入历法。

古人不知道地球的自转,却感受到一年四季气候有规律的变化,通过对天象在一太阳周年运动的观察,把太阳一年的运动轨迹按时间划分为二十四等分,每一个等分属一个节气,这就是二十节气的由来。

有了二十四节气,人们可以大概预知气候的变化,指导农业生产,引导日常生活。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有悠久的历史。

西汉开始,二十四节气就成为历法的补充历法,在传统的农耕文化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古人正是通过它直观,清楚地了解一年的四季气候的规律性变化,以此掌握农时,在合适的时候安排种植活动。

●《尚书·尧典》里记载的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对应的就是后来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也是我们传统节气里最被重视的四个节气。

古籍《尚书·尧典》是《尚书》的第一篇,记录了帝尧命令羲叔与何仲制定历法的事。两人在不同的地方发现以下规律:

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昼夜时间相等,鸟星出现在南方天空,是仲春时节。】鸟星指朱雀七宿。

日永,星火,以正仲夏。【白天时间长,火星出现在南方天空,是仲夏时节。】

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昼夜时间相等,虚星出现在南方天空,是仲秋时节。】

日短,星昴,以正仲冬。【白天时间短,昴星出现在南方天空,是仲冬时节。】

●在古代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冬至是一年的开始。周朝、秦朝、汉朝初期,冬至是一个如同今天大年初一的盛大节日。祭祀,庆祝,放假,串门这些事是在冬至这几天要做的事。

汉武帝的时候,把正月初一定为新年,冬至称为“亚岁”。这一天,是要向父母长辈跪拜的。宋朝开始,冬至节逐渐成为祭拜祖先的和神灵的节日。到了今天,保留的特色就剩吃了,北方还有冬至节吃饺子的习惯。

冬至节最初作为一年的起点,在保留下来的一些天文资料,中医古籍,玄学资料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六十四甲子纪年法就是从冬至开始算作下一年的。

●后来的《吕氏春秋》又引入了立春,夏至,秋分,立秋四个节气。由以前的四个时节变成了八个节气。逐步的,加入的节气越来越多,二十四个名称最终确定下来的记录在《淮南子·天文训》里:“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变。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钟。”自此,二十四节气的分法基本定型,流传至今。

司马迁在《史记》的自序里,把二十四节气与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并列为中国古代探究自然规律的五种最重要的发现,是上天的恩赐,甚至说:“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可见,二十四节气在古代人心目中重要性。

二十四节气应用广泛,不仅影响古人的衣食住行,也在影响着古人的文化观

二十四节气划分是根据天上七斗的斗柄的指向,再根据太阳运动来描述气候的变化的。古人素来对源于天象而来的事物是很敬畏的,因此在慢慢的累积过程中,二十四节气在各种领域的应用逐渐多了起来。

●“气候”这两个字的来历其实就跟二十节气有关。“气”指一年中不同时间的节气,“候”是七十二候。三候为一节气,后人用气候代表天气的变化。

公元前2 世纪的《逸周书·时训解》就有这样的记录: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每岁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应。候应的意思,就是定义一个物体对应一候,此物对于天气变化有相应的变化,称为“物候”。可能是植物,动物或者非生物。如冬至,小寒,大寒就各用以下三种物的变化来描述候应:

冬至:蚯蚓节 麋角解 水泉动

小寒:雁北乡 鹊始巢 雉始雊

大寒:鸡始乳 鸷鸟厉疾 水泽腹坚

每一个“节气”对应三种“候应”,二十四个”节气”就对应七十二“候应”。取用的物品名称在不同的时代有所差异,都是能直观反映生物或自然事物对应季节的不同周年变化。

七十二这种直观而形象的表述有很多的内容,描述季节轮换带来的昼夜长短,景物变化,阴阳转换,由此也产生了一整套的生活哲学,用以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

●因为二十四节气与古人观念里的阴阳二气联系紧密,而阴阳在养生,开展文化活动以及这种玄学理论中是很重要的基础。因此二十四节气自然会融入这些理论当中。

1.中医讲究人与天地相应,所以二十四节气自然融入了中医理论。

《内经》是从人体的脏象、经络、舌象、脉象等各个方面,描述了这些象会随着二十四气变更,而产生一些生理性的改变。

《素问·六节藏象论》言:“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者。”指出了因为有二十四节气的更变,方才能化生万物,人体的生理活动会随着节气的转变,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可寻。

在古代资料的记载里,中医重视的气脉与二十四节气息息相关。所以一些药方还会指定在哪些节气使用,哪些节气不宜使用。《伤寒论》里的人参白虎汤曾特别提醒:“此方在夏至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不可服。”可见,四时的节气对古代治疗疾病都有指导作用:用药必须根据不同节气的寒热来定。

2.古代养生指导也是严格按照二十四节气来安排的。

中国古代养生的方法其实就是养气,既然是气,与二十四节气自然不可分割。古人认为节气的变化对人身体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养生也要与节气的节律保持一致。冬至和夏至是阴阳气失调最厉害的时候,也是古人养生最注重的节气。

顺应时序,调理身体,顺之则身体健康长寿,逆之则灾害丛生。所以二十四节气成为古代人民锻炼身体的指南针。

3.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词,也是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

涉及节气的诗词很多,诗人们对季节变幻的尤其敏感,触物生情,借景抒怀,驰骋想象,表达不同时节的情感,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生活和习惯的差异。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

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陆游《木兰花·立春日作》

相思掩泣复何如,公子门前人渐疏。

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韩翃《赠别王侍御赴上都》

还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懔?”等等佳句。

每一首诗词宛如一幅幅优美的画卷,把古人的生活展现在我们面前。

不仅诗词中,在民间谚语以及民俗习惯用语里,节气名称出现的频率也很高。

二十四节气已经在华夏文化落下了深深的一笔。

4.古代人民在每一个节气到来之际,会举行一些庆祝仪式和活动,为民俗活动增添了丰富的元素。

二十四节气被融入古代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不同的节气,对于饮食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各种应节气的食物也很多。一些地方讲究“大暑小暑,上蒸下煮”,这两个节气的时候就会做些煮食和蒸食,据说大补。一些地方还保留冬至一定要吃饺子的传统。

芒种是进入夏季的节气,天气相对炎热。南方是养种水稻的时候,北方是收割麦子的季节。所以在芒种这一天,有“送花神”的习俗,寓意芒种节过后,各种花不再盛开,花神要退位,人们要为她送行。

当然,还有小暑的“尝新”,秋分的“祭月”等等传统的仪式,一方面为了表达节气为人们带来便利的感激之情,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人们对来源于天象的二十四节气的敬畏之心。

可见,古代人们很早就开始在探索宇宙的规律,并因此而产生了一套完整而实用的节气系列,是对宇宙奥秘的另一种解读,也充分展示了华夏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华。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优良的传统文化,至今对我们还有实用价值

二十四节气不是凭空而生的,是建立在对具体现象足够的分析上的,完全适合人们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中运用。

如今,虽然有精准的天气预报,但是人们对于四季气候的轮换,有时还是需要节气的辅助才能确切体会到。

●我们应该承认一些事实:科技进步有时让人离自然会越来越远,而不是越来越近。古人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并不比现代人差。实践证明,自然节律还是人要遵循的框架。

1.二十四节气虽然在古代是指导农耕的重要指向,但是时间证明,节气可以应用在很多领域中,并且有其科学的依据。节气还是我们把握农作物,植物生长规律的参考,也是观察各种动物行为的参考。

2.节气可以帮助人掌握生命的规律,及时应对气候带来的影响。比如在中医的季节性用药。日常饮食的季节性调整,以及身体保健方面,都离不开二十四节气的帮助。

3.节气是一种积极的文化技术,深深植根于华夏传统文化之中。诗词,歌谣,谚语,书法,传说以及各种有关节气庆祝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中国独特的传统,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民族凝聚力。

4.二十四节气对我们了解古代天文,历史,生活,文化以及哲学观有很大的帮助。如今我们一些活动还直接与节气有关:清明的扫墓,立春尝新,立秋吃瓜。作为华夏子孙,一生的活动必定绕不开这二十四个节气。

●当然,我们要摒弃传统文化中一些过于神秘的内容,是出于无知和茫然而创造的理论,这些内容在科技进步的今天已经不是那么神秘,但是这并不能完全否定二十四节气所具有的科学性。

人类无论多么进步,无论有多大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自然的规律中来,顺应自然规律,遵循自然秩序,才能走得更远。

所以我们要珍惜二十四节气这一文明财富,并自觉传承之,尊重自然,尊重生命规律,才会生活得更真实自在!

本文来源:http://www.fsgl168.com/zuowen/11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