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儿童科普书阅读完全指南,看这一篇就够了

| 点击:

【www.fsgl168.com--推荐】

我们国家,从教育部到社会机构再到普通家长,对儿童科普的重视是与日俱增的。

一方面,原本科学课是三年级才开设,自2017年秋季学期起全国一律改为一年级。另一方面,无论是北上广还是老家县城,似乎一夜之间机构里的销售们,都开始熟练运用STEM、创客这些大词儿来给家长“布道”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当我们在某书籍电商的搜索框里输入“儿童 科普”这两个关键词,一下子跳出来23万种产品,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可是,书越多,听到的词越大,家长越焦虑——儿童科普书到底怎么选?怎么读?

童书妈妈写在前面:

在童书妈妈和《环球科学》杂志联手评选科普童书榜的4年时间里,我们经手研读了上千本儿童科普书,每年都花3个月左右的时间评选出10余本让我们心动、欣赏和欣慰的“最佳童书”。

 

都说人类的知识每10年就会进行一次迭代,我们自己也在选书、鉴书的工作和儿女养育的过程中,持续思索以下这些问题:

 

    所有的孩子都需要读科普书吗?
  • 如果说科普书最大的价值不是知识,那是什么呢?
  • (6岁之前)小孩子读科普书,会不会影响想象力的发展?
  • 为啥有的孩子不喜欢读科普书?
  • 知识硬核、内容丰富、图片精美的科普书,就一定是好的吗?
  • 这些年国内科普童书的出版又有哪些变化呢?

    童书妈妈在阅读上

    秉持、倡导的三个原则

    在讨论科普书之前,我们想先分享一下童书妈妈在阅读尤其是亲子阅读这件事上的几个原则。

    首先是阅读的人本主义。无论读哪个类型的书,都要根据阅读对象进行引导,顺应其口味和喜好。通俗点讲就是“选书前先观察自家的娃”。

    同时,我们呼吁父母尽量放弃“有更好的书/阅读方法/互动方式”的执念,别拿阅读课、绘本馆老师等专业人士的标准来折磨自己,恨不得一本书又要画脑图、又要排戏剧,搞得大人孩子都很累。顺应自己的天性,用自己舒服的方式陪孩子读书。

    最后还有一点,听着很鸡汤但却是我们最想说的。

    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识字、提取信息而存在的工具。它能够非常有效地促进亲子关系。睡前读一本书的时光,在若干年之后会是你和孩子共同拥有的,关于家庭的美好回忆。

    好,接下来进入儿童科普书阅读专场时间。我们将集中火力探讨这一阅读行为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如何选书、鉴书、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等问题。

     

    孩子读科普书能满足好奇心

    提升科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事实上,孩子读科普书首先是为了满足他们的内在动机。小朋友从一出生肚子里就装了“十万个为什么”,我们家长当然做不到有问必答,不过却可以借助富有科学性的图书,给他们搭一把主动认识世界的梯子。

     

    好,当他们站在梯子上看到了这样那样的说法、做法,就照单全收、有样学样吗?

    就拿眼前这个避不开的话题——新型冠状病毒来说,我们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再遇到类似情况,听到一点风吹草动就冲出去屯盐,看到美国、日本疫情泛滥就在店门口挂条幅庆祝。

    这些行为的出现其实都是科学素养欠缺的表现,说明这些行为主体缺乏科学精神和探究能力。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

    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

     

    后疫情时代,中国的孩子将面临一个愈发撕裂的世界,不迷信权威,能够辨别假新闻;对不同意见采取宽容、批判而非批评的态度,这些就变得尤为重要。优质的科普书,则可以从不同的切口进入,引领孩子踏上探究的征程。

     

    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孩子的阅读能力几乎是和学习能力划等号的。如果一个人的阅读文本很受限,只偏好文学而看不懂产品说明书,或是在工作中一看到资料文献就头疼,这就说明他在阅读能力上是有偏差的。

    同时,孩子在科普阅读的过程中,还能很好地提升逻辑能力,分清虚构和非虚构,区分事实和观点,而不仅仅依靠感性思维去生活。

     

    ▲比如这本《好奇心时报》里面的文本形式就非常丰富,有采访、资讯、新闻稿等等。有趣的同时也很好地扩展了孩子的阅读能力。

     

    科普书阅读的最大价值

    不是知识而是探究的过程

    上面我们聊到儿童阅读科普书有那么多好处,却唯独没提它能用来吸收知识。不是忘了,而是我们真心认为科普书阅读的最大价值不是知识的获取。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背的九大行星吗?现在已经变成八大了,冥王星在2006年被降格为了矮行星。由此可见知识是一个发展变化甚至会被彻底推翻的过程。

     

    然而,孩子们在课堂里、家庭中是很难认识到这一点的。因为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急于让他们掌握此时此刻正确无比的知识。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既快又准地记忆、理解并简单应用这些知识,我们往往是直接把正确答案、思考路径连同解决方案一股脑地丢给他们。

     

    试想,在这样“正确无比”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的脑袋当然是越来越僵化的。

    这样发展下去最理想的情况,就是他们成了N位老师+家长的知识库副本,他们压根不会知道原来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思考角度、解题思路,批判性思维更是无从谈起。

     

    因此,你可以想象当孩子看到这样一本书时会有多过瘾!

     

    他们能看到人类科技发展的整个历史;看到那么多改变世界的伟大发现,都要经历一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过程;他们会看到就连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名人也会犯错——那些在当时慎之又慎得出的结论,也会在时间的考验下经历推翻、重建的过程。

    ▲好的科普童书一定是图文并茂、相辅相成的。比如《进阶的巨人》中的这页,把鲸鱼宝宝和太阳都做了颜色上的突出。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亚里士多德发现生活在水中的鲸鱼是胎生的,同时他认为太阳的光是白色的。

     

    读科普不会阻碍想象力的发展

    反而会提供新的土壤

    曾经有一个6岁孩子的妈妈在读者群里问:“小小孩接触科普会不会影响想象力的发展?”

     

    首先,想象力不是凭空出现的,它的萌发基于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发现。

    其次,科学和想象力也不是互斥的关系而是共生,孩子们在科普活动中接触到的科学现象,恰恰是给他们打开了一个更广阔、深邃的世界,从而能激发出更多元、多层次的想象力。

     

    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创作的小说《三体》,不正是基于科学事实想象出了一个瑰丽的世界吗?应该很少有人认为大刘缺乏想象力,或是他的这些想象不够动人、有趣吧?

     

    还有那个化学课上“苯和蛇”的趣闻。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1864年做了一个梦。梦中原子、分子们在他眼前翩翩跳舞,忽然一个碳原子链像蛇一样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开始旋转。

    凯库勒惊醒并受此启发,顿悟苯分子是一个环。对此科学家本人曾经说过:“我们应当会做梦!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真理,但不要在清醒的理智检验之前,就宣布我们的梦。“

    走进生活或走向未知

    大部分孩子都对这两类书感兴趣

    孩子们普遍喜欢的科普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话题和现象都跟生活贴得很近,比如食物啊、四季的变化等等;另一类则正好相反,书中描述的都是宇宙、恐龙这些充满未知、天马行空的东西。

     

    几乎所有孩子都能很自然地接受走进生活的书,并不需要他们对某件事情特别感兴趣。比如《发现味觉》这本书讲的是厨房里的科学,包括调味品、食材、各种烹饪手法,如何保存食物等等,大人、孩子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原来一日三餐里藏着这么多有意思的事情啊。

     

    同时书里还推荐了很多有趣的活动。比如请家长帮忙准备5种味道——酸、甜、苦、咸和鲜,然后让孩子去调制他们最喜欢的口味。书中提到一个结论,味觉是一种非常私密的感觉,可能一家人的口味也不一样。孩子能在这么一个看上去没啥了不起的阅读活动中,一点点地探究出自己的味觉有多敏感,自己的偏好又是什么(特别提醒:小朋友做科学实验一定要在成年人的监护下进行哦)。

    ▲光看是不够的,动手做是科学探究路上的永恒主题,这本《发现味觉》里就提供了家庭中很方便操作的实验和菜谱,非常适合大小朋友一起动手。

     

    太空类的书则因为更显性的神秘和未知,一直以来都受到小读者的热烈追捧。再加上不管是神州六号起飞还是“胖五”发射(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老师都会要求孩子们回家看直播。这让现在的小朋友对中国的航天事业特别有热情。

     

    童书妈妈其实在2017年就做了一个科普书的太空专题(感兴趣的同学点这里)。不过当时入选的全是从外国出版社引进的书,而今年我们就看到了一些很棒的原创书。的确,中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这么大的进步,如果我们自己不把它画出来,让孩子去了解,又有谁能做这件事儿呢?

     

    比如《向太空进发》系列。一方面它用很多篇幅做了技术细节的图文展现,能让孩子看到高精尖技术是如何应用,如何做组合的;同时呢又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包括宇航员要经过什么选拔,在太空怎么吃东西……

    ▲孩子们在看直播时可能很难对细节留下印象,但看书就不一样。好书是常看常新,小家伙们在翻阅过程中不仅能够开拓视野,也能让那些有太空情结、航天梦想的孩子一步步走近自己的梦想。

     

    只习惯听故事的孩子

    可以选择文学性、故事性强的书

     

    如果孩子平时只喜欢听故事类的书,那可以推荐他们先从自己擅长的、具有明显故事脉络的科普书读起。

    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神奇校车》,讲的就是卷毛老师开着车带着同学们四处冒险的故事。这种方式会比用版块的逻辑讲述太空、火星更容易被故事类型的孩子接受。

    另外,家长还可以选择文学性比较强的书。

    ▲比如有一本叫《观鸟》的书就很有趣,这位现代作者采用了一种很流畅的、自问自答的方式和小读者对话。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当然是先有鸡,因为鸡蛋是鸡下的呀!当然先有鸡蛋,因为小鸡是从鸡蛋里爬出来的!

    是的,但谁在21天前下了鸡蛋呢?难道是复活节的兔子吗?”

    哈哈,完全不是常见的科普书的语言。

    对了,这个作者还时不时地和本书的图画作者,200多年前的诺泽曼先生隔空喊话。

    这点和《人类的旅途》的作者不谋而合。

    ▲创作《人类的旅途》的西班牙作者,本身就是一名考古的研究者,叫卡沃内尔。书中讲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到达尔文来找他,他们一起穿越时光去探索人类发展的过程。

    作者别出心裁地玩了一个反差萌,就是他发现达尔文对现在的很多科学常识居然都不知道(毕竟他已经去世100多年了)。作者就开始给达尔文科普,我们人类已经进化到了什么程度啦,什么是DNA啦……达尔文就像个小学生一样听得好入迷。

     

    你看,这么多形式有趣、语言鲜活的科普书,怎么能不吸引孩子继续读下去呢?

     

    只对某个主题感兴趣?

    选对书就能拓宽和挖深

    首先,钟情于一个主题是件很棒的事情,孩子可以沿着一个点持续、深入地探究下去。只不过家长在选书时要注意一个误区——孩子喜欢什么书,我就把这类书全都买回来。

    比如,孩子喜欢看星空的图册,每天都看得津津有味,我们要做的不是抱回家一堆图册,而是可以顺着星空,给他们买一些天文啊物理方面的书。或者是观察星星要用到望远镜吧,买回来一些介绍望远镜结构的书等等。

    如果是一个沉迷恐龙的孩子,家长可以适时问一些发散性的问题,比如恐龙是怎么被发现的?为什么这块骨头我们没有把它当成猛犸象呢?科学家是怎么复原恐龙的?如何做地质考察?怎么研究恐龙的 DNA等等。

     

    我们完全可以以一个兴趣为切入口,引导孩子将探究活动拓宽、挖深。只要一个人能在某一个领域深耕,那么他积累的学习方法、能力是可以迁移到其他领域的。

     

    女孩也喜欢读科普

    读多少科普书得让孩子说了算

    首先,性别并不是一个需要去限定的框,孩子对科普感不感兴趣,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看家庭的氛围和家长的引导。

    比如童书妈妈的舒雯老师,女儿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对妈妈的卷发很感兴趣,就问妈妈:“怎么直直的头发变成卷卷的了?”这应该是很多小女孩都会注意到的点。

    舒雯老师回答:“是理发店的叔叔把化学的药水抹在了头发上。”接着小姑娘又追问:“化学是什么东西”……后来,这位理工科背景的妈妈(暗藏私心地)给孩子买了一本化学启蒙的立体书。

    虽然不能断定这本书和她女儿现在喜欢化学有什么必然关系,但却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展示了如何借由孩子的发问,引导他们走近科学。

     

    小朋友小时候无论男女都对动物宝宝啊、花花草草这些自然类的童书感兴趣。

    随着小女孩的社会化进程,有可能会逐渐对衣服啊、漂亮的图片、唯美的画风更感兴趣,那就依照孩子的口味选书好了,也不必硬要塞给她军事、机械的书。

    还是那句话,顺应孩子的天性,我们做父母一定是先观察孩子再选书。

     

    同样道理,很多家长还关心科普书到底应该在孩子的阅读中占多大比例。其实这也要依据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情况而定,没有什么公认的标准。

    只是有一点需要再次强调,就是无论男孩女孩,无论多大年龄,请一定给他们买一些好的科普书,并且真正地读起来、玩起来。

    不然真的会让他们错失一个满足好奇心、培养科学素养和阅读能力的大好途径。

     

    好的科普书不在于块头大

    或是图片精美

    早些年我们接触的儿童科普书不多,往往是那些图片精美、知识容量巨大的书受欢迎。然而,以现在科学发展的速度,我们再怎么拼命往孩子的脑子里塞知识,也赶不上这个速度。

    再加上这种大百科式的科普书对大部分孩子来说,都很难将其作为一个日常读物去阅读,更多的还是作为一个资料去查询。不过,即便讲的是同样的知识和现象,有的书就能换一种更有趣的讲述方式。

    我们还以一本鸟类有关的书为例,在这本《探索神奇的鸟类》中,作者没有按照常见的纲目科属种去分类,而是选了一个有趣的逻辑去串联。

    比如将一系列嘴巴或是爪子有特点的鸟归为一类;将所有带条纹和斑点的鸟放在一起,再给小读者科普这些结构带来了哪些功能。

    ▲这种分类方法不仅有趣,也更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因为他们平常看到鸟也是这么想的:“这只鸟嘴巴好长、好尖”“那只鸟是绿色的”……

    当孩子们觉得有趣了,下一步才能跟着书中的问题去一点点探究。假如孩子看到一只鸟,大人就逼着他去记纲目科属种。他们大概率是摇着头跑开,更别提再做什么探究了。

    过去几年儿童科普书

    发生了这些有趣变化

     

    70后、80后的这波家长,小时候应该没读过太多科普书,看的大多是些科幻故事或是世界几大未解之谜之类的伪科学读物。家里有了小朋友之后,父母才跟着沾光接触了这么多新鲜、有趣的科普书。

     

    的确,童书妈妈在这几年也看到了儿童科普书发展的一些有趣变化。

    就像我们在前面介绍过的这些书一样,越来越多的科普书变得没那么硬核了。创作者不再一味追求知识的容量,而是着力在儿童性、趣味性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同时,原创书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好了。

    前面我们提到的《向太空进发》是讲了中国人自己的高科技发展,看得人热血澎湃;而另一类原创书则胜在文字非常优美,只读文字都是一种美的享受。要知道在外版书具有绝对优势的童书世界,能读到原汁原味、美好的中文是非常难得的。

    像这本《植物的奋斗》就是一位美籍华人直接用中文创作出来的。还记得我们最初读到这本书的文字时,童书妈妈的写作课老师就非常喜欢它的文本,连连称叹,还把它纳入了一到三年级儿童写作课的阅读书目里。

    ▲一本语言优美的童书,读起来津津有味,听起来也娓娓动听。在这点上,像《植物的奋斗》这种直接用中文创作的作品,比翻译过来的外版书有绝对优势。

    再来就是科普童书中出现了越来越多非常前沿的科学研究,比如量子力学。

    这些书会以一种简单易懂的方式将最新的科学成果、最新鲜的科学知识传递给孩子。而从小就在这方面打了基础的孩子,更有可能在长大后对这一科学领域感兴趣。

    有的小朋友真的就像爱因斯坦一样,十几岁就开始思索“如果我坐在一束光上,和另一束光相遇,我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从长远来看,这会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参与到科学研究、技术应用之中,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推动科技的进步。

    前段时间,脸书的创始人扎克伯格给他一岁多的女儿念了一个量子力学的书,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很多人跳出来质疑小朋友能看懂吗?

    不过也许事情的关键不在于孩子能不能听懂,而是一位父亲对孩子的一种召唤,希望他能从小就接触、了解、关注那些前沿的而非陈旧的科学。

    特别说明:

    1. 封面选自李成才导演的纪录片《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

    2. 这篇文字,整理编辑自童书妈妈总编辑舒雯和《环球科学》杂志编辑冯鸽的对谈,也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后续的教育直播。

    扫码围观可能是2020年最好的科普童书

    长按下图二维码 |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童书妈妈科普书榜专场

    END

    编辑:雪巍如果你喜欢本文,你还会喜欢下面文章:愤怒的钱志龙也认同的择校指南!1400万抢下学区老破小,当代家长为了教育应该付出到什么程度?世界上真的有让孩子主动学习的秘密?家长岂不是要高兴哭了!

    从医学院退学到着名导演,叶逊谦告诉你: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独特光芒的人

    套脖圈游泳、婴儿体操、哭声免疫……哪些“跟风式育儿”,已在国外被淘汰且不科学?

    烧脑预警!儿童创造力诡异五问

    ▼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童书妈妈科普书榜专场

    本文来源:http://www.fsgl168.com/tuijian/10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