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24个字绝笔诗,精炼总结一生悲惨遭遇

| 点击:

【www.fsgl168.com--历史】

苏轼的24字绝笔诗,总结自己一生悲惨遭遇,让人读一次哭一次

虎淌谈历史2020-06-02 11:08

嘉祐元年,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从老家四川眉山出发,意气风发踏上赴京赶考路途。北宋的都城在汴京,即现在的河南开封,从眉山到开封将近三千里,没有飞机和火车的古代,这种距离简直难以想象。十年寒窗苦读,为了不缺席三年一次的会试,父子三人日夜赶路。

几个月后,也就是第二年春天,三人终于到达汴京,看着比肩接踵的人群,川流不息的马车,以及高耸奢华的建筑,苏轼瞬间不淡定了,情不自禁惊叹:“果然是大都市,不是俺们小山区能媲美的,如此繁华的场景,还是头一次见,我一定要金榜题名,在汴京买一套房子,否则无颜面对眉山父老。”

苏洵和苏辙不善言辞,但他们的感触跟苏轼差不多,无不被眼前繁华景象所震惊。车水马龙的道街两旁,各大品牌专卖店林立,世界顶级奢侈品店铺也随处可见,但也不乏本地特色小吃,比如老王炊饼店的生意非常火。街道的尽头,一有个摆摊算卦的老人,招牌上写着“麻衣神相,只算有缘人”。

苏轼买不起奢侈品,也不想排队买老王炊饼,于是跟父亲打声招呼,独自一人走到算命先生的摊位前,好奇地问道:“敢问大师,不知我算不算有缘人?”老人微微睁开迷离的双眼,仔细打量一下苏轼,非常平静地说:“不错,公子真是老夫一直等待的有缘人。”

听完这句话,苏轼连半个字都不相信,认为老头故意这么说,但既然来都来了,就当消磨时间,让老头给他算一卦。老头又观察一番苏轼面相,对他说了十个字:“一双学士眼,半颗被贬头。”意思是:你满腹经纶、才高八斗,此次科举必定榜上有名,但未来仕途坎坷,被贬官流放将成为常态。

这只是苏轼刚到京城的一个小插曲,他并未放在心上,因为他是无神论者,坚信人定胜天,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所谓的神算都是大忽悠,对宿命论嗤之以鼻。会试结果出来后,苏轼和弟弟苏辙均进士及第,唯独父亲苏洵名落孙山。苏洵一点都不失落,反而相当开心,为自己培养出两个非常优秀的儿子而骄傲。

不仅如此,苏轼虽然不是当科状元,因天赋异禀获得文坛大咖欧阳修和梅尧臣的赏识,欧阳修当着众多同僚的面极力称赞苏轼,并预言:“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原本很有实力,又有欧阳修力捧,苏轼比状元名气还大,成为读书人的偶像,并且名动京师。不少达官

贵人争着想招他为东床快婿,富家千金把他当成择偶标准,胆大的女生甚至拉上横幅:“嫁人就嫁苏东坡,否则一生都白活。”(备注:此时苏轼尚未有“东坡居士”之称号,千万别当真。)

苏轼彻底火了,再也不是那个刚从山里出来的农村娃,走到哪里都备受追捧,无数少女为他尖叫,太多书生找他签名。苏轼表面上享受众星捧月的感觉,但并没有因此忘乎所以,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反复默念“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八个字,以“达则兼济天下”为目标,凭借才华与努力步步高升,替君王分忧,为百姓谋福。

考取功名后,皇帝还没来得及给苏轼封官,结果接到母亲病逝的书信,父子三人火速返回老家,两兄弟为母亲守孝。直至嘉祐六年,苏轼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不过他年仅二十四岁,绝对称得上年少得志,同时被视为最有潜力的才子,甚至没有之一。苏轼也觉得,既有欧阳修提拔,自己又智商超群,未来可期,功名利禄犹如探囊取物。

一晃五十年过去了,当年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苏轼,已经六十四岁,尽管没有卧床不起,但被多种疾病缠身,生活很难自理。同年,宋徽宗大赦天下,想起被贬在外年过花甲的苏轼,下旨把苏轼调回京城。苏轼换上帅气的衣服,把头发梳成年轻时的模样,接到圣旨当天就动身,恨不得立马飞到京城,大声喊道:“我苏东坡,又回来了。”

途径经南昌、当涂、金陵,五月到达真州(现在的江苏仪征),得知此处有一座寺院,名为“金山龙游寺”,爱好佛学的苏轼不顾随从劝阻,带病前往寺庙烧香。就是在这座寺庙,苏轼写下平生最后一首诗《自题金山画像》,也就是绝笔诗,短短24个字,却精炼总结一生悲惨遭遇:“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当年画家李公麟,曾经为苏轼画过一幅画像,这幅画被挂在金山龙游寺,这也是苏轼暂时停留真州的主要原因。看着画像里的自己,苏轼感慨万千,且看他绝笔诗的大概意思:“我早已心如死灰,不再有任何波澜。若问我一生有什么功绩,我只能回复六个字,黄州惠州儋州。”

其实苏轼被贬的地方不止这三个,只是这三个城市让他终身难忘,不仅距京城很远,而且都非常偏僻,可以说是不毛之地。黄州是今天的湖北黄冈,苏轼在乌台诗案后被贬到此地,惠州是现在的广东惠阳,

儋州更远,在今天的海南岛。苏轼才华横溢,而且胸怀抱负,却屡遭贬谪,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怎一个惨字了得!

人生最悲惨之事,并非生来本就平庸,而是拥有过人的天赋,也比别人更努力,却郁郁不得志。两个多月后,苏轼病死在常州,距离汴京还有一大段距离。闭眼之前,苏轼想起初入汴京之时,为他算命的老头,反复念道:“一双学士眼,半颗被贬头。”

他的那首《自题金山画像》,至今让人读一次哭一次,一代文豪,唯存贬谪,其遭遇之坎坷遂成千古伤心事,岂能不令人为之落泪。

本文来源:http://www.fsgl168.com/lishi/112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