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壮族文学 | 壮族 • 华山 — 历史名人 光耀中华 之十八

| 点击:

【www.fsgl168.com--历史】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编者按:

作为一名壮族作家,黄佩华把为壮族写作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事。在写作《壮族》书稿过程中,作者以客观的态度表述壮族的方方面面,向读者展示了在北回归线这一片广袤区域上,特殊地理地貌中,壮族的历史渊源、民族变迁、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历史人物。并让读者在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加深对党的民族区域自治等民族政策的理解。如果您喜爱少数民族文化,关心少数民族的历史和发展,《壮族》值得一读。本公众号将近期连续转载南方国土资源网刊登的黄佩华散文随笔《壮族》,敬请围观。第七章《历史名人 光耀中华》介绍的是壮族着名人士。本篇为第七章第十八篇。

      华山(1920~1985),原名杨华宁,记者,作家,广西龙州县西街人。

华山6岁时随家迁居南宁,14岁考入上海泉漳高中。1936年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民先”组织,被学校当局开除。遂在张爱萍将军领导下的上海游击队做传令兵,经张爱萍将军介绍,赴延安吴堡西北青年训练班,后转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后,华山从事新闻记者工作,曾任《新华日报》记者、中共军委政治部、中央军委东进纵队、《翼热辽日报》、《东北日报》、新华社特派记者等。解放后,任新华社军事记者、新华通讯社总编辑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理事。抗美援朝期间,华山三次赴朝鲜前线战地采访。1957年调任中国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华山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新闻记者兼作家,创作并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文学作品有报告文学、通讯、散文、小说、诗歌。已出版的有《远航集》、《华山战地通讯选》、《朝鲜战场日记》、《华山文集》,其中中篇小说《鸡毛信》和报告文学《英雄十月》、《清川江畔》分别选入小学、中学和大学语文教科书。此外,还创作有木刻作品《爸爸我也要去打日本》等近百幅。

1963年华山被下放到河南林县劳动。1965年,华山由中国作家协会调到河南省文联创作组。华山到太行山中的林县红旗渠深入生活,后来,在《奔流》杂志上发表了长篇报告文学《劈山太行侧》,作品引起了很大反响。

1970年华山再次下放到太行山里的林县。在那里他创作了长篇散文《旱井世界》,并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73年,华山与着名粤剧演员红线女结婚,晚年长期在广州生活。生病疗养期间,华山创作了两篇绝笔:一篇《青青海罗衫》,长达数万字,后来发表在丁玲主编的《中国》杂志上。另一篇《我当记者》,发表于《人民日报》。1985年初秋,华山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65岁。

华山去逝后,他的骨灰按照他的遗愿,洒在太行山中的漳河水里了。

华山主要作品有:《光荣属于勇士》(通讯)、《狼牙山五壮士》(特写)、《英雄的十月》(特写)、《踏破辽河千里雪(特写)》、《劳动旗手甄荣典》(特写)、《炮兵连的光荣枪》(通讯)、《鸡毛信》(短篇小说集)、《黄河散记》(特写集)、《童话时代》(特写集)、《黄河断流》(特写集)、《远航集》(通讯报告集)。


作者简介

黄佩华,壮族,广西民族大学驻校作家,壮族作家创作促进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着有长篇小说《生生长流》《公务员》《杀牛坪》《河之上》《五月病》,小说集《南方女族》《远风俗》《广西作家丛书.黄佩华卷》《逃匿》,长篇传记《瓦氏夫人》,长篇民族文化散文《壮族》《彝风异俗》,电视连续剧《公务员》《美人窝》。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文艺创作奖等奖项多次。

声明与投稿

本公众号所发布内容主要来源于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民族文化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您对我们发布的内容有异议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删除。

若您想分享更多的民族文化资讯,请投稿到我们指定的邮箱:345473085@qq.com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本微信公众平台的支持和关注!


另: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本文来源:http://www.fsgl168.com/lishi/10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