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阳气固密保健康

| 点击:

【www.fsgl168.com--健康】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八十六。(更多精彩持续更新中……)】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

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继续讲解《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我们看原文:“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阴阳之要”讲的是阴阳养生的关键,阴阳关系的关键。“要”指的是要点,“阳密乃固”指的是阳气的致密,阴精才能固守以内。在这里强调的是阳气在阴阳关系中的重要作用。“阴阳之要”的“要”在这里也引申为关键。这两句话连贯起来解释的意思就是阴精和阳气协调的关键在于阳气的坚固致密。阴气——也称作阴精,才能宁静和平。

在这里,强调的是阳气在阴阳协调中的重要性。纵观看《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篇第三》,整个原文当中,处处渗透着一种阳气比较重要的思想。比如说前面我们讲到的“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那么还有呢?

“四维相待,阳气乃结。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等等。这里面大多数时候强调的,一是阳气的重要性。像“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合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等等。(今日头条)这一类的还有“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讲的就是阳气一天一个循环,本句话讲的是阴阳协调的道理,在这里,“阴阳之要”,阳气是重要的,在外,要致密要坚固;在里,阴精才能封藏,才能将阴精封藏好不至于外泄,阴精才能平和。它是讲这样一个道理。

张介宾在《类经·疾病类五》里边注解这段话,是这样理解的,他说:“阳为阴之卫,阴为阳之宅,必阳气闭密于外,无所妄耗,则邪不能害,而阴气完固于内,此培养阴阳之要,即生气通天之道也。”后世很多人都认为张介宾的《类经》是注解《黄帝内经》里边非常好的一个版本。(今日头条)张介宾本身,学贯山医命相卜,特别精通阴阳五行、周易八卦、山文地理等等的天文地理,还有这些与中医相通的,这些传统文化的内容,包括农业、气象,植物学等等的一系列的学问。张介宾都非常精通,他在注解《黄帝内经》的时候,通常都是结合天地自然的规律,这种道来注解。所以有的时候,他注解的就非常的到位,他的知识结构非常完备,所以理解起来就很清楚,很明白。

张介宾受《黄帝内经》的影响,他也认为阳气是很重要的。他说:“阳为阴之卫,阴为阳之宅”,阳气是阴的护卫,“卫”就是护卫的意思,“阴为阳之宅”,阴精是阳气的“宅”,“宅”就是房屋、里边、宅院。阴在里面,阳气在外面,护卫着。讲的是这个道理。“必阳气闭密于外,无所妄耗,则邪不能害。”阳气,非常致密,在外面护卫好,把这些外邪都抵御好,叫做密闭于外。把气固守好,阴气才能固于内,阴气才能在里边完完整整的、非常完好的、坚固地保存好,这就是“此培养阴阳之要”,这就是培养阴阳的关键,也就是本篇的内容。

结合本篇的这个标题来讲,“此生气通天之道也。”这也是生气通天的道理。我们之前也讲过,为什么叫生气通天论?生气就是生生之气,也就是阳气的意思。很多注家认为,生气就是生养之气,也就是生命之气。在一天里边大多数指的是阳气,有的注家也认为是阴阳二气。“通天”是什么意思呢?天指的是自然界。“通”指的是相应贯通的意思。(今日头条)结合起来,本篇为什么叫生气通天呢?讲的就是生命的生生之气,这种阳气与天地自然相贯通,这样一种道理,叫做生气通天。正如《素问直解》里边所讲的“生气通天者,人身阴阳五行之气,生生不已,上通于天也。”生气通天是指的是我们的人体有阴阳五行之气。这种阴阳五行之气的运行的轨迹、运行的道理、运行的规律,生生不息,跟自然界相应,所以叫做上通于天。

张介宾在这一段的注解,他认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这一段讲的就是培养阴阳之道,而且让生气通天这样一种道理,《素问集注》是张介宾的注解。《素问集注卷一》里边说,“此总结上文之义。而归重于阳焉。盖阳密则邪不外淫。而精不内亡矣。无烦劳则阳不外张。而精不内绝矣。”联系上下文,说阳气要是不固的话,外感风寒暑湿之邪,“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就像前文所说的一烦扰,就开张,这样一来的话,就暗耗,精气乃绝。所以,《素问集注》是把这篇文字和上面《生气通天论》我讲的这些文字联系起来,互相来呼应,这样来理解这段话。《素问集注》是明清的一个医家叫张志聪注解的,他也叫张隐庵。他注解的非常好,非常精辟。他喜欢用前文注解后文,后文呼应前文,这种方式来理解《内经》,甚至有的时候用《难经》或者用其他的一些经典,比如说,中医的四大经典,里边有《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我们简称为《伤寒》,还有《难经》和《神农本草经》,这些经典都成书于汉这个时间段,有的是汉以前,有的是汉以后,现在这个医学家考证的《黄帝内经》的争议最多,有的人认为是春秋战国时代,有的人是认为是西汉,甚至有的人认为是东汉的一些文字。(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还有的人认为,尤其是《素问》里边一些文字是唐之后加进来的。不管是什么年代,这四部经典,他们的成书时间都非常古老。像《神农本草经》,我们从文字上来看,就会看到他的行文非常古朴,这些内容,和后世医家这些着作完全不一样。文字的表达方式非常的古朴,是比较上古的那种文言文。还有《难经》。《伤寒杂病论》就不用说了,他的成书时代非常明确,就是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写的。其他那几本书关于成书年代都是有不同的考证,这四部经典合在一起叫四大经典。就是中医界的四大经典。有《难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还有《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还有《难经》,还有一本叫《神农本草经》,这四部书。后世很多医家都喜欢互相来呼应着注解,就是说《伤寒论》无法理解的很多条文,有的医家像成无己,他就喜欢用《黄帝内经》来注解《伤寒论》。这种注法叫做以经解经,还有是喜欢引用《难经》里边的一些条文来注解《伤寒论》,这就叫以经解经。这种注法有很多好处,第一个就是他能让读者产生一种非常完备的、非常熟悉的一种框架,这种框架一旦产生了之后,就像一个人练武术一样,他具备了一定的内功,他对一些问题的认识非常明确。

有了这些认识之后,再去读其他的一些经典,就很容易入门。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倡的要多读经典,要做临床,要结合临床。读经典的好处就是这些认知,会让你反复加深对于的疾病的认知,是经得起时代考验的。这种经典的对疾病的认知模式,会反复让你加深理解,有的人说我不想学治病,我就想学养生,那也可以。(今日头条)尤其是《黄帝内经》上的一些理念,在不同的篇章,会反复出现,会提醒你关于养生、心态、睡眠、饮食、呼吸、运动等等的,涉及到我们生活、工作方方面面的内容,如何去来看待它,如何来调整它,如何在生活中去体现它,《黄帝内经》就给了我们反复的提示。这些内容,我们有的时候在生活中就会逐渐领悟出来。像这篇文章,这篇文字,就是看到张志聪的《素问集注》里边的这段话之后有感而发的一些思想,跟大家分享。(未完待续)

本文来源:http://www.fsgl168.com/jiankang/99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