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千寒易去,一湿难除!医生:6招自检湿热还是湿寒

| 点击:

【www.fsgl168.com--健康】

五行健康辩证

文化领域创作者

很多人对湿气有一定了解,也知道许多症状都是由于湿气重引起的,但是却不知道湿气分为寒湿、湿热。

中医常以阴阳划分人体:一类体性属阳,形成热性体质;另一类体性属阴,形成寒性体质,与湿交集,形成寒湿、湿热,细辨后,可趋利避害。

什么是湿热?

湿热,为致病因素,属于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热)中的两邪。是指湿热蕴结体内,脏腑经络运行受阻,可见全身湿热症状的病理变化。

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属于外邪,称为湿邪,多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其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热,也是一种邪气,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称为火热之邪。热也可以因机体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称内热。火热之邪侵犯人体或机体脏腑功能失调产生内热时可导致热证,热证是感受外邪,或人体机能活动亢进,阳盛阴衰的证候。

湿热,是热与湿同时侵犯人体,或同时存在体内的病理变化,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可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

临床表现:口苦口干、大便黏腻、精神差睡不醒、舌苔腻而重、小便黄、有口臭。

湿热有3大特点:

①湿重于热表现:有一点口干,口苦不严重,舌苔腻而不黄。

②湿热并重表现:口干、口苦严重些,舌苔黄厚腻。

③热重于湿表现:特别口干,舌质红,苔黄而干,大便干结。

什么是寒湿?

寒湿是一种疾病。中医认为寒湿包括外感寒湿和内生寒湿两个方面。外感寒湿:外感寒湿邪气,气血运行受阻。内生寒湿:寒湿内困而损伤脾阳,或脾肾阳虚而寒湿内停。

外感寒湿以关节、筋骨疼痛为常见症的证候;内生寒湿以畏寒肢冷,腹痛泄泻,或浮肿为常见症的证候。

临床表现:拉肚子、胃口差、容易浮肿、怕冷、白带清稀、小便清长等。

这类人平素多喜欢吃凉食,如喝冰饮、吃雪糕、冰啤酒等。过食冰凉食物,易损伤阳气,导致脾胃虚寒。

另外有一类人可能两广地区多见,因气候比较热,当地人特别爱喝凉茶的人,而且是清热解毒类型的多,性味比较寒凉,频繁饮用损伤脾胃,喝多了身体湿寒就囤积了。

湿寒患者的特点是脾胃虚寒,夏天耐热、冬天很怕冷,手冰脚冰,虽然在夏天症状不明显但是最容易积累寒,因为吃冷食多。

湿热、寒湿如何区分?

① 面部特征

湿热:面部易出油,易生粉刺、痤疮、青春痘。

寒湿:面部易出油,面色晦暗、苍白,眼睑易浮肿。

②体型

湿热:体型有胖有瘦。

寒湿:体型以胖人居多。

③舌头

湿热:舌质偏红,舌苔多偏黄或黄腻,舌体偏瘦,齿痕不明显。

寒湿:舌质偏淡,舌苔厚,多偏白、滑腻,舌体胖大有齿痕。

④小便

湿热:尿色偏黄。

寒湿:小便清长,尿色偏白或无色。

⑤饮食

湿热:喜食冷饮,经常吃一些偏凉的食物。

寒湿:喜热饮,进食生冷食物后常有不适。

⑥大便

湿热:大便粘滞不爽,或干结。

寒湿:经常溏泻,大便不成形。

⑦出汗

湿热:经常容易出汗,体味大。

寒湿:即使是夏天也不容易出汗,也没有体味。

湿热、寒湿如何调理?

湿热

1)作息规律:早睡早起,熬夜会加重体内虚火,导致湿热更盛。

2)饮食清淡:辛辣油腻等味重的食物会加重体内湿热,饮食清淡,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比如:薏米、冬瓜、绿豆、苦瓜、黄瓜等。

3)忌烟酒:烟酒会增加血液粘稠度,使湿气更难排出。

4)多运动:出汗是排除湿气最有效的办法,湿气会随着汗液而排出。

湿寒

1)喝红糖生姜水:将水煮开加入红糖和生姜丝,起到暖胃驱寒的功效。

2)生姜或艾叶泡脚:睡前用生姜或艾叶泡脚,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提高睡眠质量。

3)运动锻炼:坐着不动时血液的流动变缓,手脚冰凉愈加明显,动则生阳,运动可以提升阳气赶走寒湿气。

本文来源:http://www.fsgl168.com/jiankang/102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