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高考化学热点知识点总结

| 点击:

【www.fsgl168.com--工作总结】

高中的化学知识是比较多的,考生们要想在高考拿到好成绩也不是件容易事,知道考前需要巩固哪些化学知识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化学热点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化学热点知识点总结

1.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

①利用“失升氧,得降还”判断反应中物质的角色;②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的判断;③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④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归中反应);⑤一些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Cu、Cl、Fe、S2O32-的氧化还原反应;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电化学和有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①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的物质:CO2、PCl3、Na2O2(注意:BeCl2 、BF3、PCl5 、HCl );②质量数有关的判断: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③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④电子式的正确书写:NH4Cl、CCl4、Na2O2、H2O2、CO2、HClO、MgO、Mg3N2、NaOH;⑤利用元素周期表推断:已知位置推序数;已知序数推位置;利用位置推性质;利用位置比较判断;⑥能画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及20号以前元素核外电子排布;⑦10电子粒子、14电子粒子和18电子粒子。

注:元素推断题的重点是20号以前元素的推断。

3.阿伏加德罗常数与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①利用N=n·NA进行有关判断,常见的有气体的体积、分子数、电子数、原子数等的简单计算;②熟悉NA常考查的微粒数目中固体、得失电子、中子数等内容;③利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进行判断和计算。

4.热化学方程式

①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达(状态、计量数、反应热的数值和正负);②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关系: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比较;③表示燃烧热和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④状态、系数、可逆反应、浓度等对反应热的影响;⑤盖斯定律的应用。

5.离子共存

(1)判断方法:能反应者不共存,不反应者能共存。

(2)常见的不共存情况:

①产生气体:H+与CO、SO、HCO、HSO、S2-、HS-;OH-与NH等因为产生气体不能大量共存。

②产生沉淀:如SO与Ba2+、Pb2+、Ag+;OH-与Cu2+、Fe3+、Mg3+、Al3+、Zn2+;Ag+与Cl-、Br-、I-、CO、SO、S2-;Mg2+、Ca2+、Ba2+、与CO、SO、PO;S2-与Cu2+、Pb2+等,不能大量共存。

③生成难电离物质:H+与、OH-、ClO-、CH3COO-、HPO、H2PO;OH-与HCO、HS-、HSO、H2PO、HPO、H+ ;Fe3+与SCN-等不能大量共存。

④双水解:Al3+、Fe3+分别与CO32-、HCO3-、AlO2-

⑤氧化还原反应: 一般说来,有氧化性的离子(如MnO、ClO-、Fe3+、NO等)与有还原性的离子(如S2-、I-、Br-、SO、Cl-、Fe2+等)不能大量共存。

⑥隐含条件:酸性、碱性、颜色(Fe3+、Cu2+、MnO4-)、反应类型、水电离出的H+或OH-离子、与铝反应产生氢气。

6.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

(1)利用微粒的守恒判断:电荷守恒(注意多价态离子)、原子守恒、质子守恒;

(2)比较大小时的电离与水解的比较:

①电离大与水解:醋酸和醋酸钠混合溶液、氨水和氯化铵混合溶液

②水解大与电离:碳酸氢钠溶液、硫氢化钠溶液

③常见的考题:0.1mol/LCH3COONa 、0.1mol/LNH4Cl、0.1mol/LCH3COONa和0.1mol/L CH3COOH混合、0.1mol/LNH3·H2O和 0.1mol/LNH4Cl混合、0.1mol/L NaOH和0.2mol/L CH3COOH混合、0.1mol/LHCl和0.2mol/LNH3·H2O混合。

7.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判断

① 书写:写、改、删、查;关键:易溶且易电离的化合物改写;难点:与量有关的反应。

② 判断:六检查(原子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产物是否合适、改写是否正确、离子配比是否正确、符号是否用对)。

③ 常见考题:钠与水反应、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硫酸铜与氢氧化钡反应、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钙(少量或足量)、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钡(少量或足量)、苯酚钠与二氧化碳、三氯化铝与氢氧化钠、碳酸钠与盐酸、溴化亚铁和氯气(少量、足量或等量)、醋酸和碳酸钠反应等。

8.pH值的计算和判断:

pH=-lg[H+],pH=14+lg[OH-]

不同体积不同pH值溶液混合,若二者为强酸,则求出混合溶液的[H+],求pH值;若二者为强碱,则必须求出混合后溶液的[OH-],再求得pH值。若一强酸与一强碱,则求出余H+离子或OH-离子后,求得[H+]化为pH值或求[OH-]得pOH再化为pH值。

注意:①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②理清题设所问的是“离子”还是“溶液”的浓度;③酸过量或碱过量时pH的计算(酸时以H浓度计算,碱时以OH计算再换算)。

9.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

(1) 能计算反应速率、理解各物质计量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2) 以“高则快”,“低则慢”来理解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 理顺“反应速率”的“改变”与“平衡移动”的“辩证关系”

(4) 遵循反应方程式规范自己的“化学平衡”相关计算过程

(5) 平衡移动中的“等效平衡”理解(难点)

(6) 图像题和数据处理是热点和难点

10、化学电源及原理

(1)电极判断;(2)电极反应书写;(3)电池的应用:比较反应快慢、比较金属性强弱、利用电子计算。(4)氢氧燃料电池、铅蓄电池。

11、电解池及原理

(1)电极判断;(2)电极反应;(3)放电顺序;(4)电解池的应用:电解食盐水和氯化铜、电解精练炼铜和电镀铜、电解硫酸铜或硝酸银、电解后溶液的复原、电解产物及溶液酸碱性计算,特别注意电解时阳极是否惰性电极。

12、盐类的水解

①盐类能发生水解的原因;②不同类型之盐类发生水解的后果(酸碱性、浓度大小等);③盐类水解的应用或防止(胶体、水净化、溶液制备);④对能发生水解的盐类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的后果;⑤能发生完全双水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13、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原则、写法、题目要求、官能团异构、一氯代物的数目。

注意: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物质(CH4、C2H6、C5H12、C8H18、C6H6)、对称位相同、苯环上的二氯代物和四氯代物数目相同。

(1)判断是否为同系物;(2)给定条件求算同分异构体的种数;(3)限定范围补写同分异构体

(4)判断是否为同分异构体;(5)判断取代产物同分异构体的种数。

今后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仍然会保留,给予某种信息(如空间结构),根据信息迁移确定同分异构体数目或结构简式的题目将会是重点题型。请按官能团的位置异构、类别异构和条件限制异构顺序一个不漏的找齐。

14、有机物的燃烧

(1)能写出有机物燃烧的通式;(2)燃烧最可能获得的是C和H关系。

15、无机框图推断题

(1)解法:先找到“突破口”,然后再顺藤摸瓜,解决问题。

(2)常见的突破口:特殊现象、特殊反应、特殊颜色、特殊条件等等。

16、有机物化学推断的解答

(1) 一般出现以醇为中心,酯为结尾的推断关系,所以复习时就熟悉有关“醇”和“酯”的性质反应(包括一些含其他官能团的醇类和酯)。

(2) 反应条件体现了有机化学的特点,请同学们回顾有机化学的一般条件,从中归纳相应信息,可作为推断有机反应的有利证据。

(3) 从物质发生反应前后的官能团差别,推导相关物质的结构。

(4)有机化学推断题中,往往要求完成相互转化的方程式。

(5)注意方程式中要求表示物质的结构简式、表明反应条件、配平方程式。

17、 H、O、Cl、S、N、Na、Mg、Al、Fe等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

(1) 总体上借助价态变化的转化反应来认识;

(2) 容易在无机推断题中出现,注意上述元素的特征反应;

(3) N中的硝酸与物质的反应,其体现的酸性、氧化性是考查的的重点;

(4) 有关Al的化合物中则熟悉其两性反应(定性、定量关系);

(5) 有关Fe的化合物则理解Fe2+和Fe3+之间的转化、Fe3+的强氧化性;

(6) NO、NO2 、O2、H2O之间的反应;

18、有机物的聚合物及单体的推断

(1)根据高分子的链节特点准确判断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归属;

(2)熟悉含C=C双键物质的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归属,熟悉含(-COOH、-OH)、(-COOH、-NH2)的缩聚反应。

19、化学计算

(1)近年来,混合物的计算所占的比例很大,务必熟悉有关混合物计算的一般模式;

(2)近几年综合考试的计算题,感受“守恒法“在计算题干中的暗示和具体计算时的优势;

(3)浓度及溶解度计算:定义计算、溶解度和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互算、稀释/浓缩/混合计算、硫酸和氨水分别稀释计算(4种情况)。

(4)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配平方程式、守恒法解题、化学平衡中的密度计算。

20、半径比较:无论是原子还是离子(简单)半径,一般由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及电子间的排斥力的相对大小来决定.故比较微粒半径大小时只需考虑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排斥情况.具体规律小结如下:

(1)核电荷数相同的微粒,电子数越多,则半径越大.即同种元素: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如:H+Fe2+ >Fe3+ ;Na+

(2)电子数相同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多则半径越小.即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大,则半径越小.如:

①与He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 H->Li+>Be2+

②与Ne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 O2->F->Na+>Mg2+>Al3+

③与Ar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 S2->Cl->K+>Ca2+

(3)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不同的微粒:

①同主族的元素,无论是金属还是非金属,无论是原子半径还是离子半径从上到下递增。②同周期: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递减,如Na>Cl 。③同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比较时要把阴阳离子分开.同周期非金属元素形成的阴离子半径大于金属元素形成的阳离子半径.如Na+

(4)如既不是同周期,又不是同主族,比较原子半径时,要寻找到合适的中间者。如Ge、P、O的半径大小比较,可找出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中元素为中间者。(N) O (Si) P 因为Ge>Si>P>N>O,故Ge>P>O

21、化学反应类型:

(1)无机化学: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2)有机化学:取代反应(酯化反应、水解反应、硝化反应、卤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聚合反应(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氧化和还原反应。

22、物质保存:

(1)固体:

Na、K:隔绝空气;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或液态烷烃中),(Li用石蜡密封保存)。用镊子取,玻片上切,滤纸吸煤油,剩余部分随即放人煤油中。 白磷: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处。镊子取,立即放入水中用长柄小刀切取,滤纸吸干水分。 固体烧碱:易潮解,应用易于密封的干燥大口瓶保存。瓶口用橡胶塞塞严或用塑料盖盖紧。I2: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应保存在用蜡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温处。

(2)液体:

液Br2:有毒易挥发,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浓HNO3,AgNO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温避光处。盐酸、NH3·H2O:易挥发,应密封放低温处。C6H6、、C6H5—CH3、CH3CH2OH、CH3CH2OCH2CH3:易挥发、易燃,应密封存放低温处,并远离火源。

(3)Fe2+盐溶液、H2SO3及其盐溶液、氢硫酸及其盐溶液:因易被空气氧化,不宜长期放置,应现用现配。石灰水、银氨溶液、Cu(OH)2悬浊液等,都要随配随用,不能长时间放置。

23、定量实验误差分析:配置溶液、酸碱中和滴定、硫酸铜结晶水测定。

24、熔沸点规律:物质沸点高低是由构成物质质点间作用力大小决定的。物质质点间作用力包括分子间作用力和各种化学键。对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来说,构成这些晶体的化学键强弱,不仅能帮助判断物质熔点、硬度大小,还能用来判断物质沸点高低。一般来说,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的高低顺序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而金属晶体的溶沸点有高有低。这是由于不同类型晶体的微粒间作用不同,其熔沸点也不相同。原子晶体间靠共价键结合,一般熔沸点最高;离子晶体阴、阳离子间靠离子键结合,一般熔沸点较高;分子晶体分子间靠范德瓦尔斯力结合,一般熔沸点较低;金属晶体中金属键的键能有大有小,因而金属晶体熔沸点有高有低。

25、物质鉴别:

物质的鉴别就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把几种物质区分开,其原则是: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少的试剂和最明显的现象进行鉴别,以达到简便、快速的最佳效果。所谓最简单的方法是指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就不要用化学方法鉴别(标明“用化学方法鉴别”的除外),能一次鉴别的就不用多次。所谓最少试剂,就是能用一种试剂鉴别开的就不要用多种试剂。所谓最明显的现象,就是通过实验使各鉴别物质有明显不同的现象产生。对于不用试剂的鉴别题要从被鉴别的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寻找突破口,从而鉴别出一种试剂,然后再用这种试剂与其他物质间的两两反应出现的不同现象去鉴别其他试剂。

常见的题型:不用任何试剂鉴别多种物质;限用一种试剂鉴别物质;任选试剂鉴别多种物质。

26、常见离子检验:

(1)H+: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Na+和K+ :在火焰上灼烧焰色分别为黄色和紫色(透过钴玻璃) ;(3)NH4+:加浓碱液,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且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4)Mg2+:加过量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Mg(OH)2);(5)Al3+ :加过量NH3.H2O,后加NaOH 产生白色沉淀Al(OH)3,加NaOH时沉淀溶解(AlO2-);(6)Fe2+ :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Fe(OH)2,后迅速变灰绿,最终变红褐沉淀Fe(OH)3 ;(7)Fe3+:加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色[Fe(SCN)]2+ ;(8)Cu2+:加锌片或铁片原溶液为蓝色,金属片上附着一层红色物质(Cu) ;加入过量浓氨水,生成深蓝色溶液;(9)Ag+:加NaCl溶液,后加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AgCl,加稀HNO3后不溶;(10)OH- :酚酞试液变红;(11)Cl-:加稀HNO3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gCl) ;Br-:加稀HNO3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AgBr);I- :加稀HNO3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AgI) ;(12)SO42-:加HCl酸化的BaCl2产生白色沉淀(BaSO4) ;(13)SO32-:加入盐酸后,产生气体,通入品红,加热产生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SO2),且使品红试液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14)NO3-:加Cu和浓H2SO4,加热产生红棕色气体(NO2),溶液变蓝(CuSO4);(15)AlO2-:加HCl直至过量产生白色沉淀(Al(OH)3),酸过量沉淀溶解(Al3+);(16)CO32-:加盐酸后,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产生无色气体(CO2),此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HCO3-:加热,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产生无色气体(CO2),此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7、同系物及其判定

(1)概念: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

(2)判定依据:①分子组成符合同一通式,但彼此有若干个系差(CH2)。②主碳链(环)结构相似(与环的大小无关)。③所含官能团的种类和个数相同。④有机物所属类别相同。

(3)同系物通式的归纳和应用:总结一系列具有相似结构的同系物的通式,应采用数学分析法。首先找出不同物质的分子式,确定系差,再根据起始碳数即可确定通式。然后利用通式和数学极限知识,求同系物中碳原子的最大含量等。

考题常从同系物的直接判断及同系物通式书写来命题。解题关键是抓住同系物的概念,会运用数学中的归纳法来推导通式。

28、有机物的重要官能团的性质及特征反应:碳碳双键、碳碳叁键、苯环、醇羟基、酚羟基、羰基、醛基、羧基、酯基。

29、有机物的原子共平面或共直线的判断

(1)常见的共直线物质:CH≡CH、CS2、CO2

(2)常见的共平面物质:CH2=CH2、BF3 、C6H6

(3)常见的不共平面和直线物质:

CH4 、CH3CH3、—CH3、NH3 、—NH2

30、常见化学图像题的解析

化学图像题是在化学中将复杂的数据应用数学中的坐标系表示的一类题。由于该类题形象直观的体现规律,综合性强,常见诸于各类考试题和练习题中,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很有好处。学生解这类题往往难于下手,实际上只要弄清两个关键就容易解答了:一是图像的具体含义即横坐标、纵坐标各表示什么量,这两个变量相互间有怎样的关系;二是该曲线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31、实验室常识

(1)药品的存放:药品状态定口径,瓶塞要看酸碱性。受热见光易分解,低温存放棕色瓶。吸水挥发易氧化,蜡封水封油封紧。特殊试剂特殊放,互不反应要记清。

(2)药品的取用原则:手不触,嘴不尝,鼻不闻,取少量。剩不回,不丢弃,不出室,放定器。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粉用药匙,纸槽也可以,试管要倾斜,送底再直立。取块用镊子,容器先横置,人口再慢竖,滑到熔器底。液体药品的取用:拿瓶标签贴手心,瓶塞倒放莫乱置。瓶口紧挨试管口,倾倒液体防流出。量少要用滴管取,—捏二吸悬空滴。倒了液体即盖紧,放瓶标签莫朝里。

(3)量筒的使用:零点刻度无,平视凹低处,俯视读数多,实际量不足,仰视读数少,实值已超出。受热会炸裂,影响精确度。

(4)托盘天平的使用:称前天平调平衡,游码放在标尺零。左物右码莫乱放,镊子夹码重到轻。药品干燥应垫纸,左右各一质量等。若是药品易潮解,须放烧杯里面称。

(5)加热方法:

①酒精灯的使用:燃着不能添酒精,点火不要把灯倾。液面不超三分之二,熄灯须用帽盖紧。②给试管里固体加热:药品斜铺试管底,受热面积可增大。管口稍微向下倾,水不倒流管不炸。试管夹在铁夹里,要由灯位调上下。先要预热试管底,外焰加热效果佳。 ③给试管里液体加热:加热应用试管夹,夹持中上部位佳。试管容积三分一,液体体积不超它。预热之前要注意,先把管外水珠擦。加热之时握长柄,管口不对我和他。桌与桌面有夹角,四十五度角最佳。④常见仪器的耐热性:试管坩埚蒸发皿,直接加热不用问。烧杯烧瓶锥形瓶,石棉网下酒精灯。量筒水槽集气瓶,不可受热记在心。注:以上仪器中,蒸发皿和坩埚一般是瓷制品,其余均为玻璃制品。

32、化学键

(1)化学键判断:NH4Cl 、NH4NO3、Na2O2、H2O2、CH2=CH2、Ar、CH3COONa

(2)分子极性判断:CH4、CCl4、CS2、BF3 、CH3CH3、C6H6

(3)晶体判断及计算:类型、离子、化学键、晶胞计算(化学式、离子间距离)

33、特定组成的物质:

(1)原子个数比为1:1或1:2的物质:H2O2、H2O;Na2O2、Na2O;FeS、FeS2 ;(2)10电子粒子; 20电子粒子

34、化学实验考题中的八个热点:

(1)仪器的排列组合:根据实验的原理选择仪器和试剂,根据实验的目的决定仪器的排列组装顺序,一般遵循气体制取→除杂(若干装置)→干燥→主体实验→实验产品的保护与尾气处理。其中除杂与干燥的顺序,若采用溶液除杂则为先净化后干燥。尾气处理一般采用溶液吸收或将气体点燃。若制备的物质易水解或易吸收水分及CO2气体就涉及主产品的保护。

(2)接口的连接:一般应遵循装置的排列顺序。对于吸收装置,若为洗气瓶则应“长”进(利于杂质的充分吸收)“短”出(利于气体导出),若为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吸收水分和CO2,则应“大”进(同样利用CO2和水蒸气的充分吸收)“小”出(利于余气的导出),若为排水量气时应“短”进“长”出,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气体的体积。

(3)气密性检查:凡有制气装置都存在气密性检查问题。关键是何时进行气密性检查?如何进行气密性检查?显然应在仪器连接完之后,添加药品之前进行气密性检查。气密性检查的方法虽多种多样,但总的原则是堵死一头,另一头通过导管插入水中,再微热(用掌心或酒精灯)容积较大的玻璃容器,若水中有气泡逸出,停止加热后导管中有一段水柱上升则表示气密性良好,否则须重新组装与调试。

(4)防倒吸:用溶液吸收气体或排水集气的实验中都要防倒吸。一般来说防倒吸可分为两种方法:一是在装置中防倒吸(如在装置中加安全瓶或用倒扣的漏斗吸收气体等)。一般来说在加热制气并用排水集气或用溶液洗气的实验中,实验结束时应先撤插在溶液中的导管后熄灭酒精灯以防倒吸。

(5)事故处理:在化学实验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疏忽大意必然导致事故的发生。问题是遇到事故发生时要有正确的态度、冷静的头脑,做到一不惊慌失措,二要及时正确处理,三按要求规范操作,尽量避免事故发生。例如浓硫酸稀释时,浓硫酸应沿着容器的内壁慢慢注入水中,边加边搅拌使热量均匀扩散。在做有毒气体的实验中,应尽量在通风橱中进行。不慎将苯酚沾到手上时,应立即用酒精擦洗,再用水冲洗等等。

(6)实验方案的评价:对实验方案的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①能否达到目的;②所用原料是否常见易得、廉价;③原料的利用率高低;④过程是否简捷优化;⑤有无对环境污染;⑥实验的误差大小有无创意等。能达到上述六点要求的实验方案应该说不失为最优实验方案。

(7)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属于一种较高层次的能力考查,它分为实验原理设计和实验操作程序设计。最优方案的设计应遵循上述实验方案评价的六原则。方案敲定后为确保实验目的实现,必须具有简捷而正确的操作程序。

(8)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是手段,要达到目的还需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处理,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剥去假像方能识得庐山真面目。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品质与各种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一般从以下四方面考虑:①方案是否合理,这是决定实验成败的关键;②操作不当引起的误差;③反应条件不足可导致反应不能发生或反应速率过慢引起实验误差;④所用试剂不纯,杂质甚至参与反应均可导致实验误差等等。

35、化学与社会:化学是与自然和社会、生活联系最密切,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最广泛、最直接的学科之一。运用化学视角、规律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化学问题,是中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之一,也是考查学生应用能力的热点,在高考中化学与STS的考察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以当今世界最新科研成果或获诺贝尔奖的科研成果作为信息源,考查学生对化学原理的应用能力。②以当今社会面临的热点问题为设问对象,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以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化学现象或化学物质为载体,考查对化学原理及对一些元素化合物特性的理解。④运用化学视角,分析、解决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因此,在元素化合物的复习中,不能只限于课本,必须把眼光投向社会和生活,把社会生产中的一些化学问题同元素化合物知识联系起来,拓宽知识广度。

从各类媒体上收集到有关化学与STS的重要词汇有:赤潮、富营养化、生化需氧量(简称BOD)、绿色食品、白色污染、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酸雨、温室效应、厄尔尼诺效应、一级能源、二级能源、臭氧空洞、可燃冰、绿色化学、重金属及重金属污染、空气质量日报、二恶英、乙醇汽油。

教材中与各类生产、生活及其他社会现象有密切联系的知识主要有:

(1)有关社会生活方面:加碘食盐、工业用盐、漂白粉、清厕剂、肥皂、合成洗涤、净水剂、纯净水、沼气、发酵粉、饮用酒、颜料、涂料、火柴、焰火等。

(2)有关医疗卫生方面:硫磺软膏、红药水、收敛剂、防腐剂、杀菌消毒剂、石膏绷带、胃药、糖尿病诊断、NO治疗心血管病、各类感冒药、PPA、钡餐、各种毒品、麻醉剂等。

(3)有关工农业生产方面:各类有机农药、化肥、催熟剂、催化剂、人工降雨剂、玻璃雕刻、造纸、黑火药、半导体材料、光学仪器材料、不锈钢材、铝合金材料、耐火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各种塑料、有机溶剂、燃料、保护气、制冷剂、抗冻剂等

(4)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硫酸工业、硝酸工业、冶金工业、水泥、陶瓷、玻璃等硅酸盐工业、石油、煤炭工业和汽车尾气“三废”处理、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文物腐蚀和保护等。

(5)有关国防和高科技方面:原子反应堆导热剂(钠钾)、同位素跟踪技术、烟幕弹、燃烧弹、石墨炸弹、贫铀炸弹、化学固氮、潜水艇供氧、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等。基础知识与社会生活、生产以及社会热点知识的融合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在复习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寻求二者之间的结合点。只有找到了结合点,才有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否则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就是一句空话,复习的效果就无从谈起。

36、以物质的制备和分离提纯为背景的无机化工工艺推断题是重点和难点,应重视。


高考化学热点知识点总结

本文来源:http://www.fsgl168.com/fanwen/99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