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

吉利“蓝海计划”被质疑变相裁员:普通员工裁员20%、管理层优化30% | 经观汽车

| 点击:

【www.fsgl168.com--工作计划】

摘要:在吉利内部员工看来,所谓的“蓝海计划”就是裁员优化的方案,他们表示比例大概为“普通员工裁员20%,管理层优化30%”。

文 | 王海宣

在吉利汽车工作了一年多之后,张浩最终被迫离开。张浩今年4月从吉利离职,尽管他的实际绩效表现并不错。“一般来说(绩效)是B或者B+,肯定不会扣绩效工资。”6月9日,张浩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此前,张浩是浙江吉润梅山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简称“吉润梅山”)的一名工程师。公开资料显示,吉润梅山是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而从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简称“浙江吉润”)离职的李刚在6月10日向记者表示:“每个部门科室都有个名单,危险黑名单,上报的。比例不同,有多有少。”他同时表示,“比例没算,但是(我们部门)走了差不多20%左右。”按照李刚的说法,因为自己所在部门走的人太多,现在又在重新招人了。

另有一些吉利汽车员工还在离职与继续留在公司之间摇摆不定。“目前没有新进展。”6月10日,一位不愿透露其具体所在公司名称的吉利在职员工告诉记者。该员工表示,此前他被列入“蓝海计划”,因不认同绩效评定未在文件上签字。

在吉利内部员工看来,所谓的“蓝海计划”就是裁员优化的方案,他们表示比例大概为“普通员工裁员20%,管理层优化30%”。疫情期间,不少像张浩、李刚一样的员工离开了吉利,或者正准备离开。

6月11日,经济观察报记者就“蓝海计划”咨询吉利控股集团,该集团一位人士向记者发送了一份关于“蓝海计划”的资料介绍。这份资料显示,“蓝海计划”是吉利基于疫情冲击等全球宏观大势的预判分析,逆流而上持续开展内部组织变革、员工效能提升等项目,打响“高绩效管理攻坚战”的全员战役。

该计划并没有提到裁员优化的事情,在今年上市公司的业绩发布会上,吉利也曾信誓旦旦地表示“不裁员”。

 “蓝海计划”是变相裁员?

  

在平时,张浩并不太在意系统绩效,因为系统绩效和发工资的实际绩效并不实际挂钩。但据张浩表示,在疫情特殊时期,系统绩效评价则很可能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去留。

记者从上述吉利人士提供的“蓝海计划”资料介绍中看到,该计划将参训学员按层次、专业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面向干部,以课题方向进行培训,主要考核课题解决能力;第二梯队面向非一线员工,主要考核价值产出大小,以流程积分进行PK;第三梯队面向一线员工,采用1+N的培训模式,主要考核岗位技能。

而根据从多位吉利员工处得到的信息,吉利“蓝海计划”从今年5月份正式启动,绩效被评为C的员工需要在5月中旬开始进行为期近一个月的培训。而培训期间,员工只拿底薪,没有绩效,同时未来的职位面临调整甚至会失去工作。这成为不少吉利员工选择离职的一个直接原因。

“去年一直在推‘2521’,就是最后的10%去湘潭培训,但是去湘潭没有不发绩效的说法。”张浩告诉记者。此外,张浩所在的生产基地对薪资、工作时间也进行了调整。根据调整后的标准,绩效C的员工只能拿到70%绩效工资,此外所有员工的作息时间从上五休二强制性改为上六休一,周末需要有人值班。

“从4月份开始就这样了。”李刚向记者表示。面对这样的调整,有人提前离职,有人在拿到C绩效后离开,也有部分员工也接受了培训。

据了解,那些参加“蓝海计划”培训的员工,未来的职位也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按照“蓝海计划”培训期间薪酬福利标准,学员正常参训期间发放基本工资、岗位工资,不发放绩效工资,双选通过上岗后按各单位绩效标准兑现。所谓双选,就是培训后表现优秀的员工可以重新选择职位。

“说是可以双选,但是好多岗位都撤销了。”张浩告诉记者,“公司全集团会开放一些岗位,培训成绩前20%可以选择,但一般肯定回不去原来的公司,这就意味着降职降薪更换工作城市。”

因此,条件颇为苛刻的“蓝海计划”,被不少吉利员工视为变相裁员。据了解,按照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企业在裁员时,需支付N+1的经济赔偿,但若员工主动提出离职,企业不必支付赔偿。“吉利虽然不裁员,但手段却是相当狠。”李刚如此调侃道。

一些因不满绩效评价而未能及时下决定的员工,最终还是没能避免离职的命运。6月9日,一位之前因不满绩效而没有提离职流程的吉利前员工告诉记者,自己目前已经离职。对于后续他与公司的交涉结果是否令他满意,他并未提及。但是这位员工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自己所在公司的离职员工比确实超过了20%。

 边“裁员”,边扩张 

  

吉利汽车疑似变相裁员的做法,与今年3月底其在公司业绩发布会上的说法存在矛盾。今年3月底,吉利汽车集团总裁、CEO安聪慧在上市公司业绩发布会上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吉利在疫情期间,做到不裁员、不减薪、不延期支付员工的薪酬。吉利汽车同时指出,公司现金流充足,现金储备达190亿元以上。

受到汽车产业转型,国内外车企从去年就已经掀起了数轮裁员潮,而今年的疫情更加剧了这种状况。公开资料显示,包括雷诺、日产、宝马、沃尔沃、斯堪尼亚、迈凯伦等在内的多家海外车企,受疫情影响均公布了裁员计划,其中雷诺、日产裁员人数甚至达到14600人、20000人,豪华品牌宝马汽车也计划裁员5000人。今年3月份,国内规模最大的汽车集团上汽集团,也曾宣布对员工薪资进行下调。

一家大型汽车集团高层对记者表示,在关于是降薪还是裁员的两种应对方法上,内部争议一直比较大。该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认为,降薪是对企业更具有破坏力的方式。“从人力角度来看,降薪会逼走公司内部真正有能力的人,而使得普通价值的员工更愿意留下,从公司发展来看裁员是最能够激发效率的方式。”该高管表示。但作为国有企业,这家公司最终选择了降薪的方式。

而对吉利汽车来说,在人力上缩减规模的同时并没有停止对外扩张的脚步。就在6月7日,上市公司华菱星马发布公告称,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吉利商用车向星马集团递交了15.24%股份的受让意向书,并支付3000万元认购意向金,此举意味着吉利控股集团将成为华菱星马的实际控制人。根据华菱星马最低5.14元/股的转让价,其15.24%股权转让价格最低为4.35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吉利汽车的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团最近几年来持续不断向外扩张。2017年,吉利控股集团收购了宝腾汽车、路特斯汽车;2018年,吉利控股再以约90亿美元收购戴姆勒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成为其第一股东。这些并购使得吉利控股拥有了多达十多个品牌,而这一过程中其资金压力问题也颇受外界关注。

今年5月29日,吉利汽车发布公告称,吉利拟配售6亿股股票,最多集资约67.2亿元。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期末,吉利汽车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为193亿元,此次增发后,吉利汽车在手的现金将达到250亿元左右。此外,吉利汽车2019年资本性支出为76亿元,经营现金流(125亿元)能够完全覆盖。

不过,中金公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吉利汽车现金充足,预计此次增发或意为帮助母公司减少财务压力。“考虑到上市公司现金流稳健向好,而母公司旗下Smart、Polestar、宝腾等多个品牌在发展或整合期均需要较大投入,为了缓解母公司压力,上市公司或将承担更多费用。”该研究报告指出,吉利汽车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团2019年净负债年末达到291亿元,有息负债达到1129亿元,流动性压力较大。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张浩、李刚均为化名)

本文来源:http://www.fsgl168.com/fanwen/103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