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朗读者培训心得

| 点击:

【www.fsgl168.com--读书】

  《中国诗词大会》的余热还没有消散,央视又推出一档文化节目《朗读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朗读者培训心得范文,欢迎借阅。

  朗读者培训心得体会

  在教学实践中,我总是掌握不了读与不读的尺度,究竟该怎样指导学生去读?怎样范读出最佳的效果?今天经过杨修宝老师的培训和指导后,开始对朗读及朗读教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培训时杨老师就朗读的方法和朗读教学十二种策略进行详细地讲解和指导。

  朗读时首先要调整好气息,这样才能做到字正腔圆;朗读时还要处理好重音,而处理重音的方法有加强音量;增加音高;增加音长;重音轻读。

  没提到一种策略时,杨老师都举出恰当的例子,引导我们去试读体会。

  说句实话,在如此专业的老师面前,一向还自诩朗读不错的我,竟然多了几分怯意。

  每次朗读例句总是小声的尝试着。

  等听过杨老师的示范朗读后才知道了自己在朗读上有多么大的差距。

  虽然很多理论的东西需要不断地实践去检验,不过通过这一下午的培训到使我对朗读产生了极浓的兴趣。

  这不由得使我想到了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环节,课上要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教师就要善于以“趣”引路,以“情”导航。

  低年级的课文多以童话故事为主,情节生动,人物的对话内容较多,最适合分角色进行朗读,让学生选定自己喜欢的角色,配之以自己的理解进行朗读,这其中最能体现出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人物感情的把握,因为他们真正地做到了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去参与,这时的孩子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文章中的人物。

  这样读出来的语句必然趣味横生。

  要做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朗读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指名读,分角色读,上台表演读、诵读,美读等。

  不同的形式也给学生提供了朗读的机会。

  配上乐曲来朗读,又可以营造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的心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

  总之,朗读作为一种有声有色的语言艺术,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活动。

  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朗读在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象白居易则是读书以至“口舌成疮”方有大成;韩愈是“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始成大家。

  愿借这一次的培训,提高自己对朗读的认识。

  朗读者培训心得体会二

  我们xx小学请来顾老师对我们进行了朗诵培训,培训模式的基本程序是:首先把互动提到首位,青年教师读文、现场点评、专家范读、专家讲座四个阶段。

  我最深感触的是:通过青年教师的朗读、专家声情并茂的范读与适时的指导、同事们学习的专注,令我感动,同时使我学到了不少东西。

  首先是打开了思路,专家提出的观念让我对朗读课文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青年教师的朗读让我对比到了我们之间的差距,在深受启迪的同时,也有所反思,深感当前教学任务的艰巨。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如何使语文朗读教学工作焕发新的光彩,是我要值得深思、感悟的,在今后的语文朗读教学中,针对自己的教学的薄弱环节与不足之处,以名师为榜样,研究他们的教学艺术与教学思想,为我所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的教学更趋完美,努力提升语文教学朗读水平。

  这次学习我体会最深的的有以下三点:

  一、发挥想象,配以肢体语言指导朗读

  每次朗读,都要启发学生想象,要变文字为图画,要眼睛看文字,脑海中要展现出相应的画面来,从而入情入境。

  例如读《所见》时要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人物,是你在喜、在忧,有了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像演员一样扮演好各种角色,再配以相应的神态、动作就能读得有味而传神。

  不多我的年纪大了,做起来觉得别扭,看同事做觉得开心,赏心悦目。

  二、老师的范读,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在平时里,我喜欢从投影机里放出朗读,我以为只要他们能读准音就行了,而今天顾老师站在我们中间精彩的范读,以声传情,形神兼备,则更能使我感到贴近也更能打动我,不仅使我对课文内容产生感情,还使我受到感染。

  因此她每次范读我几乎都能把我带到文章的情境中,使我听得如痴如醉,情感也随之跌宕起伏,这时的阶梯室异常安静,随着顾老师的朗读情感,我们的心和作者的心碰撞在了一起……很多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跟顾老师一起读起来。

  同时让我明白在耳濡目染中,范读不但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触及学生的内心,使学生及时把握住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基本掌握了感情朗读的金钥匙。

  师的范读很重要,可以把学生带入文章情境,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相比之下投影里传出的声音听起来很遥远。

  三、划分节奏,改变符号

  划分节奏,由我以前总认为单一的,一成不变的。

  听了顾老师的讲解,让我知道原来划分节奏可以根据意境与理解诗意来划分。

  但我有点质疑(不敢提出)因为我没做好准备。

  如果划分的节奏与参考书不一样,考试的时候批改试卷时,批改老师会改变答案吗?还有标点符号,可以在读书时这句的符号省去,那句的符号也可以省去。

  听起来美感是有了。

  可是我还是质疑,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是阅读和作文的教学,而标点符号的掌握又是其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在初步接触和学习标点符号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

  我们如果在平时中告诉他们这种朗读方法,会不会对他日后阅读与写作造成影响,这也值得深思。

  苏联著名高级编辑布拉果曾指出:“标点符号就是标出思想,摆正词和词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句子易懂,声调准确。

  标点符号好比音符,它们牢固地缚住文章,不让它撒落。

  ”被选入教材的课文每一篇都是文质兼美的。

  它们不仅思想内容积极向上、语言文字准确生动,而且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极其讲究。

  标点符号的学习也离不开朗读。

  以前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朗读课文,也要读出标点符号的语气和情感、逗号停顿时间短,句号停顿长些。

  如教师能充分利用课文引导学生像推敲语言文字一样去琢磨标点,感受标点之意蕴,体会标点之精妙,并创设情境使其学以致用,相信学生滥用标点符号的情况一定能得到改善。

  但今天顾老师这一招又是否创新呢?该值得借鉴吗?我个人认为标点符号是——无声英雄,朗读指导时该怎样使用真是见仁见智了。

  此次培训使我们全体语文教师受益匪浅,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让教师们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是专业成长的主体,只有教师自身具有不断学习的动机和需求,并且不断地付诸于行动,不断地自我学习,主动积极地参加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并能在实践中进行反思、分析、总结,这样才能使自身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

  朗读者培训心得体会三

  通过参加朗读培训,我增长了不少见识,下面是我培训后的收获,和大家分享。

  朗读也称颂读,是把静止的文字语言变成活的有声语言,也是通过读者的艺术加工的有声语言活动。

  做到把作品清晰地响亮地读出来,绘声绘色,入情入理,朗读者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对于朗读者本身也有很高的要求。

  上午通过培训让我们了解到了音节,声母,韵母,声调等基础知识以及读音错误与缺陷的常见类型,比如:癖好,压轴线等词语的读音。

  下午冯亮老师给老师们做了精彩的朗读师范,针对老师们的朗读进行了点评,讲解了如何做好朗读。

  朗读时,应把握文章的体裁和和背景、语句特点,注重朗读的感情色彩,注意朗读语句时那些字应该重读,那些应该轻读,哪里该停顿,哪里该延长。

  做到朗读时句句读得抑扬顿挫,或是振振有力。

  在朗读的过程中,不应当看一个字读一个字,而是应当看一句话,通过瞬间的记忆或思维来读这句话,做到“眼先到,脑思考,口读好”。

  我们的母语很优美,其原因在于汉语是声调语言,可以有平仄规律,汉语也是单音节语素语言,可以有它的特殊的声韵规律。

  所以,朗读各种文章时,要正确地表现各种不同的生活现象和人们各不相同的思想感情,就必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朗读速度。

  不能自始自终采用一成不变的速度。

  读得快时,要特别注意吐字的清晰,不能为了读得快而含混不清,甚至“吃字”;读得慢时,要特别注意声音的明朗实在,不能因为读得慢而显得疲疲沓沓,松松垮垮。

  总之,在掌握朗读的速度时要做到“快而不乱”“慢而不拖”。

  在朗读实践的过程中领会朗读的技巧——要“读出韵脚,读出音步,读出意思,读出言语关系,读出意境”。

  通过朗读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语文抑扬顿挫的音韵美感,加深并促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而且朗读本身又是一种创作,朗读者加入了自己的体会,并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朗读因而成为一种极具个性色彩的创作行为,而这正是朗读的魅力所在。

  而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情感基调,如果能把握好文章的情感基调,也就基本把握了感情朗读的“金钥匙”。

  朗读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能让有效的组织和实施教学,使课堂充满生气,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感知。

  它还是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学习方法

  语文学习讲究涵咏,讲究体悟。

  语文学时不仅要掌握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文情怀、人文精神,提升人的文化修养。

  而朗读正是一条通向人类宝贵文化遗产的路,是我们与古今圣贤精神对话的桥梁。

  因而在工作中,我会不断实践,不断提高,走进朗读的天地,为自己,也为孩子们。

本文来源:http://www.fsgl168.com/dushu/113716/